上周,百年企业荷兰皇家飞利浦,与来自中国的冠捷科技签署了一项品牌授权协议意向书,计划从2010年第四季度起,冠捷科技将在为期5年内负责飞利浦品牌的电视机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采购、分销、市场和销售。对此,飞利浦将收取一定的特许使用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飞利浦并非首次对其它企业出售品牌使用权。此前,飞利浦还与船井电机株式会社签署了北美和墨西哥的电视机品牌许可协议,并与威迪奥控集团签署了印度的电视品牌许可协议。早在2005年,冠捷科技还收购了飞利浦全球的显示器部门。位于深圳的中国桑达电子集团还获得了飞利浦手机业务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品牌使用权。
出租品牌能赚多少
“这么看来,飞利浦在中国越来越不像一家消费电子企业,而变成了一个专注于凭品牌赚钱的商人。”
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在接受《中国企业报》采访时还担心:“飞利浦将电视机品牌出租会引发两个问题,一是接下来飞利浦是不是还会将旗下的护理小家电品牌出租,会引发现有小家电渠道商的不稳定。二是如此频繁地在全球将消费电子领域的品牌出租,会不会引发各国消费者群体性的不信任或抵制,从而对飞利浦医疗健康和照明业务产生冲击。”
那么,飞利浦在电视机领域的这个品牌“马夹”到底值多少钱,而消费者对于只是贴着“飞利浦”品牌的国产电视机又持何态度?
目前,合作双方拒绝透露5年的品牌租赁费用。不过,当年冠捷收购飞利浦全球显示器业务的价格仅为1540万美元,如今只是在华电视业务,且飞利浦品牌在彩电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较低、消费能力也不高,预计最终成交价不会很高。
多位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当年还是蛮喜欢飞利浦的那款超长待机的手机,不过后来听说出租给桑达后,我就不买了。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品牌多花那么多钱”。“原来我就不喜欢飞利浦的彩电,现在卖给冠捷我就更不会买了,这个品牌的剃须刀还不错”。
近年来,欧洲的消费电子企业在中国纷纷以品牌租赁的方式获得了“生存空间”。伊莱克斯将其在中国大陆的空调品牌出租给国美电器代为经营,而又将冰箱业务出租给美菱经营。同时,惠尔浦则将其空调业务交给苏宁电器全权经营,而又通过与海信科龙的合资,将洗衣机业务交给海信科龙全权负责。
飞利浦转型路漫漫
对于此次向冠捷出租品牌使用权,飞利浦方面表示,此举符合飞利浦全球电视机策略,即采用不同的商业模式,以优化品牌的区域实力。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在经历了当年的巨额亏损之后,飞利浦拉开了一场长达10多年的转型之路,在这一过程中飞利浦正在不断弱化竞争相当激烈的消费电子业务,而全面转向了医疗健康和照明业务。
去年,经本报率先披露的“飞利浦家电业务遭遇中国经销商清盘”一事,已经显示出飞利浦在传统消费电子业务上的“颓势”。
多位来自北京、上海、广西、四川等多地的经销商反映,由于飞利浦优质生活事业部的管理混乱,区域销售经理对区域市场管理不严,导致渠道价格体系混乱、经销商无钱可赚。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