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产业链模式,是中国家电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在三网融合大势所趋不可改变的形势下,“屏时代”的脚步过于急促,离我们越来越近。如果不能在“屏”上掌握主动权与话语权,中国的电视机业发展之路会被越落越远。
忧
今年国内LED液晶电视销量大增,前景被一致看好,但“缺屏之痛”和“低端形象”一直是中国电视机业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魔咒”,一直让中国电视机企业的发展受制于人。
中国电视机业这一发展困境的突破在今年被寄予厚望。6月底,由政府主导、外资参与、本土企业跃跃欲试的高世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面板项目已进入国家发改委打分阶段,正待最后定夺。但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建成,是否能让中国的电视机企业后发制人、抢夺日韩在行业中的话语权?一窝蜂式的“中国特色”产能扩张是否能从此拯救电视机业?电视机业又该如何转型突围?
大势所趋
今年“五一”期间,传统CCFL液晶电视大幅降价,随之下降的还有40%的销售额,而刚刚上市不到一年的LED液晶电视却取得了150%以上的增长。
这一态势早在2009年便初露端倪,现在有愈演愈烈之势。据权威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市场的液晶电视销量达2500万台,同比增长超过80%。依托巨大的消费量,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液晶电视消费市场。
作为电视机市场的新宠,LED液晶电视备受各大巨头关注。“掌握液晶面板的量产技术,也就意味着将掌握全球电视机产业的话语权。”行业资深人士对高世代液晶面板技术有精确的评价。而谁能在LED市场上抢滩成功,谁将赢得电视机行业的更多主动权。为此,不少电视机生产商纷纷加大LED电视的投入,攻克中国电视机业的“缺屏之痛”,以抢占LED电视市场。
高世代液晶面板线是资金与技术密集的项目,关乎我国电视机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重大投资项目,所以国家对于高世代线投资的产业布局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经过国家发改委打分审批的高世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面板项目正待最后定夺,这是眼下中国电视机业最为让人关注的焦点,项目审批搏弈之后,还将上演LED外资专利与中国创新的较量。中国品牌如能入主此项目,将可能促成中国电视机业向产业链最高端进军、弥补“缺屏之痛”的历史转折。
事实果真如此?
中外差距
复旦大学平板显示中心主任谷至华认为,不应盲目地将技术和商业混为一谈,应慎重考虑引进外资和技术,扶持自主品牌研发的发展和壮大,牵制日韩企业。在面板产业的牌照颁发问题上,应充分考虑中国面板工业的布局问题,避免进一步扩大日韩企业在面板行业的垄断性。
中国电视机厂商翘首企盼的国家政策扶持直到金融危机后才得到确认,而此时,全球平面显示产业的研发和制造格局已发生了改变。
当京东方等为数不多的中国面板企业电视机开始落实高世代液晶面板投资计划后,夏普的10代线早已在2009年10月投产,索尼、三星、LG更是开始了OLED面板领域的布局。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