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家电>  正文

产业大洗牌 谁将成彩电业新黄金十年赢家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4/2010 22:30:0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何丹婵

  “经过两轮大的行业洗牌,国内彩电业已经到了十字路口,只有战略正确的企业才能成为彩电业‘新黄金10年’的赢家。”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说。

  2011年中国彩电市场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电视最大单一市场,现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升级扩容机遇,不但未来5—10年将有超过4亿台CRT电视需要升级,三网融合试点以及未来的推广更让国内彩电市场规模从目前的不足4000万台到实现翻倍增长。这样的产业诱惑让众多的产业投资者来到中国,争夺彩电业新黄金10年霸主。

    第二轮产业“大洗牌”

  “由于资本的逐利性,任何一个进入门槛并不高的产业都难免要经历洗牌,而在技术升级和产能过剩的冲击下,中国的彩电行业成为了产业洗牌的高发区。”帕勒咨询机构资深董事罗清启表示。

  中国彩电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曾经呈现100多家电视厂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在“傻子都能赚钱”的短缺经济结束后,产能过剩以及由此引发的多轮价格战,让长虹这家身处内陆的军转民企业一度成为中国彩电市场的霸主,长虹、康佳、TCL、创维成为行业领军品牌。但是,激烈的价格战却让全行业利润严重下滑,并在2000—2001年全面爆发,在这轮战役中受伤最小的TCL、创维地位得到了提升,CRT电视最终形成了四家年销售规模超过800万台的巨头时代,然而这几家巨头在度过100亿元销售收入的门槛后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危机,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已经下降到只有2%。

  在第一轮产业洗牌后,液晶、等离子等新兴显示技术崛起,平板电视的高附加值,以及销售单价的大幅提高,让一批新的资本开始进入到已经元气大伤的中国彩电产业,这中间既有不甘心CRT时代失败的二线品牌,如海信、厦华的反戈一击;又有从IT行业进入彩电行业淘金的,如惠普、冠捷、清华同方等,还有掌握了上游核心部件的索尼、三星等外资巨头的卷土重来。“2004—2005年时中国市场上一度又出现了40多家彩电品牌,在国美等电器连锁的采购峰会上也出现了一些陌生的品牌,然而很快低利润的彩电市场给这些贸然进入的投机者上了一课,2006年的全行业亏损让很快新进入者选择了快速退出。”杨东文表示。

  这就是彩电行业的第二轮“大洗牌”,在平板电视时代初期颇为被动的四大品牌从2005年开始了反击,长虹开始寻求上游突破并在2006年开始布局等离子面板,而TCL、海信、创维、康佳则选择了在液晶模组领域布局,从2007年开始这些品牌开始占据了上风,而到2008年下半年6大国产平板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重新占到了7成。

    引领彩电技术革命

  2010年6月30日,创维数码公布了2009—2010财年的财报,227.7亿港元的销售规模和13.26亿港元的净利润。这一历史性突破的业绩让创维成为了国产彩电的领军品牌,其净利润不仅创造了1998年以来国内彩电行业的最好业绩,而且已经超过了其他5家国内彩电企业的总和,位居第二位的海信的净利润还不到5亿元。

  在过去几年中,创维的业绩虽然位居行业最前列,但企业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