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家电>  正文

保修不是包修 一字之差决定是否收费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3/2010 19:50:00   来源:楚天金报

  保修卡上标明“保修三年”,一年后到商家维修却要收费。尽管杨先生想不通,但商家实际上并无过错。

  黄陂区的杨先生一年前购买了一台豆汁机,商家出具的维修卡上标明“保修三年”。几天前,豆汁机发生故障。杨先生将机器送回专卖店,工作人员将机器故障排除,索要维修费。

  说好“保修三年”,怎么还要收费?杨先生据此认为店家“不讲信用”,遂向消协投诉。消协工作人员调查后发现,杨先生提供的维修卡上,确实写的是“保修三年”,而不是“包修三年”。依据有关规定,认为商家对此并无大的过错。最后经调解,商家减免了杨先生部分维修费。

  消协提醒消费者,要分清“包修”和“保修”。目前,国家对包括小家电在内的23种“三包”商品作出规定,所谓“包修期”是指“三包商品”的三包有效期,一般为一年。三包有效期内,经营者为消费者维修商品质量问题,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而“保修期”是指非三包商品的“保修期”,或者三包商品除去第一年以后的“保修期”,在这个期限内,经营者为消费者维修商品质量问题,可以收取零件成本费,但不能收取维修费用。说到底,保修就是“帮你修理”,但是要收费;包修就是“免费帮你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