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已经很少见的价格战今年又现空调江湖。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多数品牌的这个冷冻年度销售任务已经完成。面对眼下火爆天气带来的刚性市场需求,空调卖场却打起了价格战。
变频要占地盘,定频被迫应战
早在四月份,先是美的大规模掀起“万人空巷抢美的”等概念促销,格力应战,两大一线品牌一起价格出击,要横扫二线品牌。当时相当热闹,甚至有人放出口风“要清洗二线品牌,行业面临重新洗牌”。二线阵营被迫降价接招,在一线品牌888元的重锤下,二线品牌的降价陷入困境,高过一线品牌吧,肯定卖不出去,低于这个价格吧,又面临亏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能效补贴政策出台,惠民补贴缩水又给高能效定速空调雪上加霜。变频阵营认为政策出台让变频迎来普及的大好时机,于是再度掀起变频取代定频的价格战和心理战。整个五月份都弥漫着让利促销的硝烟。
其实自从过了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的惨烈厮杀,剩下的一二线品牌稳稳占据着国产80%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的稳定保证了相对的平静的竞争环境,近年来的空调行业已经过了大范围价格厮杀、品牌死伤无数的竞争的初级阶段。今年的价格战,比起当初,算不上惨烈,但实属无奈。随着补贴的大幅度缩水,以志高为代表的二线阵营纷纷上马变频项目,弥补在变频上的空缺。而空调大佬格力也传出消息,明年将全线普及变频产品。
卖场要拼销量,品牌身不由己
如果说五月份的降价是被变频所迫,眼下的价格则是被销售终端的争夺赶下了水。
其实在空调行业的发展历史中,卖场与品牌的博弈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从品牌的角度巴不得年年以坚挺的价格过过逍遥日子,可是卖场则更愿意挑起热闹的价格战,勾起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卖场的降价促销无疑会打薄行业利润,而空调有“三分买,七分装”的特殊性,如果遭遇过度的价格拼杀,品牌没有了维持服务的利润,最终受伤的还是消费者。
一个空调品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台大金的普通空调都可以卖到3000元,而国产品牌打破头降到1000元,人工的售后成本已经被价格战打没了,空调的送货、安装、检测、清洗、保养、维修等诸多环节的资源都已经被价格战后的一锤子买卖消耗殆尽。面对现在越来越多的针对空调服务的质疑声,空调品牌只能选择了沉默。有业内人士调侃道,对于现在的消费者,稍微降价促销个一两百元已经没有作用,消费者最希望品牌直接打个对折,其实这其中的每一块钱都是厂商从自身上割肉一般挤出来的。空调已经不是当年简单的制冷机,一级能效、变频技术、无氟等都是空调的最新技术体现。当空调的成本压缩甚至成为浓缩时,国产空调终会被薄利连累得疲惫不堪,何言技术创新,何谈产品研发。所以消费者在关注价格的时候,还要悠着点。
性能好,又便宜,延长保修。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