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日,《家用电器产品召回管理规定》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时间持续到7月10日。美菱电器苏中区域王经理说,家电召回制度是家电行业第一次面临的“大考”,事关国内家电企业和品牌的命运。
7月2日,《家用电器产品召回管理规定》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时间持续到7月10日。这意味着家电行业呼吁已久的强制召回制度离“落地”为时不远。“草案”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家用电器产品履行召回义务,销售者、修理者等相关经营者应当协助并配合生产者履行召回义务。未按规定实施召回的,处3万元以下罚款。即将“出炉”的这一新政涉及面广,与消费者利益关联度高。对此,人们有哪些期待?又有哪些“意见”表达呢?
有规定没细则不好操作
“征求意见稿仅仅是粗线条,还没有相关的实施细则,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奥克斯空调南通市场部经理何建说,家电在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产品自身缺陷如何区分,需要政策作进一步的说明。如空调,“七分安装,三分质量”,没有安装前只能算半成品,使用中出现噪声大以及制冷制热效果差,就很难界定是不是产品缺陷造成的。
南京交家电行业协会秘书长高平坦言,召回是件好事,但从“草案”来看,缺少一个详细的产品召回标准,有关概念比较模糊,操作很困难。比如征求意见稿中“本规定所称缺陷,是指因设计、生产、指示等方面的原因,使某一批次、型号或类别的家用电器产品普遍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表述,就带来一个健康标准怎么界定的问题,跟人身伤害相比,人身健康取证复杂。再比如,某一批次产品要出现多少问题,产品才属于不合格批次并需要召回。没有明确而且刚性的规定,企业会无所适从。
处罚太轻如同“挠痒痒”
“未按规定实施召回的,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记者采访了解到,无论消费者协会还是消费者,都认为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的处罚力度太小,对生产企业约束力太弱,如同“挠痒痒”。与《产品质量法》中对企业的处罚额度在5000元至30万元之间相比,家电召回的刚性制约过于温柔。在苏宁电器南京淮海路店,一位杨姓顾客说,3万元对一年销售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家电企业来说,恰似九牛一毛。政府如果真的要让家电企业从源头上重视产品质量,就应该课以重罚。只有让企业真正觉得痛,才会有清醒认识,就像打假一样,要罚得造假者倾家荡产,才能产生震慑力。
“看了家电召回‘草案’,似乎对企业罚3万元之后就完事了,这样的力度怎能让企业正视缺陷产品召回呢?”文峰电器企划部经理周凯说,不能一罚了之,生产企业还应该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这样才能减少对消费者的伤害。
美菱电器苏中区域王经理说,家电召回制度是家电行业第一次面临的“大考”,事关国内家电企业和品牌的命运。一个产品一旦遭遇消费者的集体抵制,有可能会出现经营几十年的品牌立马倒下的窘境,难以东山再起。据悉,家电强制召回规定,是我国继汽车、儿童玩具、食品、药品实施召回制度后的第5个有关缺陷产品的召回法规,因而尤须注重可行和自身完善。
业内人士竟还“糊里糊涂”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