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开始后,3D电视广告在央视5套的世界杯转播中频繁亮相。
一周以来,广电总局、工信部均传出消息称3D电视标准的制订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每日经济新闻》同时还了解到,科技部已将3D电视标准纳入了“十二五计划重大战略新兴产业”范畴。同时,相关运营主体也正在积极推进3D内容转播、传输的建设,天津将于年内建成国内首个3D电视频道。
3D电视的产业化已全面“胎动”。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原副总工程师杜百川认为,3D产业的发展首先应由电视机、接收机等硬件层面带动,先点播试验再推至3D频道。《每日经济新闻》在采访中也观察到,国内诸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在逐步试探3D化产品的推广,并在推广中尝试着不同环节的创新合作。
频繁调研酝酿标准
来自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的消息称,广电总局已开始制定3D电视的相关标准。
6月21日下午,杜百川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目前广电总局正在进行3D电视标准的调研,内容将针对3D传播的信息格式、评测方法、压缩存储方式以及采集、编辑、制作等环节。
另一方面,工信部也在进行3D电视终端硬件标准的制定工作。在日前举办的“2010年3D电视产业发展趋势论坛”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张素兵博士透露,国内也正在制定相关标准,其中已经有两个3D标准立项,国家标准《立体电视术语》和行业标准《立体电视图像质量测试方法》已讨论多次,目前在对产品做针对性测试。
据工信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工程师孙齐峰介绍,《立体电视图像质量测试方法》中基本明确的几项性能指标包括:3D亮度和亮度差、左右眼交叉干扰、3D对比度、3D亮度均匀性。
多个主管部门齐头制订标准,业内研讨会十分频繁、密集。实际上,关注3D电视的不仅仅是广电总局和工信部。一位广电运营商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科技部也在鼓励产业界进行技术创新,本周一下午科技部就组织了相关学术界和产业界代表开会研讨,内容涉及3D影像的电视终端和内容制作传输等话题。
据介绍,3D电视已被科技部纳入了“十二五计划重大战略新兴产业”,这一消息随后被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亚斌所证实。
此外,立体影像网络传输原本就是科技部“十一五计划计划”、863计划中“高可信网络”和NGB首期任务内容的一部分,“科技部有关三网融合专项涉及相关内容,最近几天就会正式开始组织了”,前述人士说。
据卢宝丰透露,科技部已交给文广互动电视一个项目任务,要求他们开发建设一个3D内容播控平台以作为研究、调研或推广模板,要求容纳、支持1000小时的3D节目内容。
产业化路径
标准政策紧锣密鼓调研讨论的同时,产业化的尝试也已同步浮出水面。
本周一,业内传出消息,天津已率先获批成立3D产业研发中心,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研发中心,天津将主要在摄像机、屏幕显示和放映设备等领域进行开拓。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