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家电>  正文

回收手机电池艰难 正规回收苦于没门路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20/2010 08:17:16   来源:北京日报

  作为北京地区惟一一家国家规范试点废旧电器回收企业,华星集团每年的废旧手机电池回收量不足300台,这与北京早已突破千万台的手机保有量相比几乎是九牛一毛.

  “22部废旧手机和电池,这就是我们一整天的全部收获。”近日,华星环保集团负责人周先生显得疲惫而无奈。在先后走访韩庄子、郎家园以及菊儿胡同三个社区,举办废旧手机公益回收活动之后,这样的结果显然无法称得上圆满。

  作为北京地区惟一一家国家规范试点废旧电器回收企业,华星集团每年的废旧手机电池回收量不足300台,这与北京早已突破千万台的手机保有量相比几乎是九牛一毛。作为一块就可污染6万升水(相当于3个标准游泳池)的电子垃圾,废旧手机电池的正规回收却远未形成规模。那么,为什么环保企业回收电池如此艰难?究竟消费者手中的废旧电池流向何方?

  公益活动覆盖三社区仅回收22台

  “我们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宣传废旧手机电池给环境造成的危害,号召大家将废弃不用的手机和电池无偿提供给我们进行正规拆解。”华星环保集团负责人周徐表示,为了准备此次活动,工作人员准备了大量宣传资料,从一大早就来到韩庄子、郎家园以及菊儿胡同等社区摆摊设点。可是一整天下来,走访了三个社区依然应者寥寥,最终回收的废旧手机和电池仅仅22台。

  “22台,基本上就是我们平均一个月能够拿到的废旧手机以及电池的总量了。”周徐表示,目前华星集团仅仅依靠每月举办数次走进大学校园和社区的公益活动回收废旧手机电池。按照这一数据计算,华星集团每年的废旧手机电池回收量仅有200多台。“这样的数量我们拆解企业当然吃不饱,可是又无能为力。”

  希望正规回收苦于没门路

  与拆解企业遍寻废旧手机电池而不得的尴尬相仿的是,一些消费者也难以找到正规拆解的“门路”。

  “我早就知道废旧手机电池对于环境有很大的污染,可是不扔掉,也没有人来上门回收。”市民王女士表示,自己是数码产品爱好者,尤其是手机,平均每两年就要换一个,几年下来各类手机电池、充电器积攒了一堆,虽然毫无用处可也不想随意抛弃,只好一直堆在柜子里。而在二手交易网站“站台”网上,一些网友也纷纷发帖询问如何妥善处理废旧手机,尤其是电池、耳机、充电器等配件。

  不扔,留着毫无用处;扔了,又怕污染环境——王女士的例子并非个例。据统计,我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生产国和消费国,而人们更换手机的周期也由过去的三至五年缩短到18个月左右。而根据诺基亚去年对手机用户进行的废旧手机回收情况调查,我国废旧手机回收率仅为1%。

  首页 前十页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后十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