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青海省政府组织召开全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会议,通报2012年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副省长马顺清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以重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为抓手,推动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作出应有贡献。
会议指出,2012年国家对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452个县(2013年增至466个县)开展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我省划入江河源头区和重要水源涵养区的门源、格尔木等26个县(市)被列为考核县,主要考核2009年以来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包括上年度县域环境状况方面的13项指标、自然生态方面的32项指标、其他2项指标和组织管理变化情况。在2012年考核工作中,我省落实措施认真开展各县数据和自查报告的填报,在环保部、财政部《关于2012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结果的通报》中,26个被考核县2009-2011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考核结果全部为“基本稳定”。2011年度26个县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结果中,共和、贵南、格尔木、天峻为“一般”,其他为“良好”;在组织管理定量考核指标中,除共和、贵德两县为“中等”外,其他均为“差”。
会议强调,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立足长远,采取有效措施把基础工作做扎实。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县领导小组每年至少要听取两次工作汇报,对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对影响工作进度的单位要提出批评,督促整改。定期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统筹安排、规范组织开展环境监测等基础工作,确保各项基础数据完整可靠、真实有效。二要编好自查报告。列入重点生态功能区的26个县的考核责任主体是政府,必须对本县考核工作统筹负责,做好自查报告编制等工作,对报告质量负责。各县政府要切实提高执行力,除了执行好省环保厅、财政厅制定的工作方案外,还要在政府层面年度工作计划中作出重点安排,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和督查督办制度。三要建好工作队伍。各县政府要组织环保、国土、农牧、水利、城建、林业等部门,抽调业务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组成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并按照国家要求加强能力建设,做好人员培训工作,确保熟悉掌握考核程序和业务。四要强化协调配合。各州及26个县(市)和省直有关部门要紧密协作、相互配合,加强组织管理和工作协调,确保考核工作取得实效。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