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环保>  正文

广州日产垃圾近2800吨城中村变“垃圾村”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0/31/2012 18:16:44   来源:南方日报

 

城中村的垃圾处理情况极其不理想。郭长荣 摄

  日前,广州市政府提出未来将垃圾分类推向全市农村。

  这一新举措的出台,使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同样引起关注的还有城中村的垃圾处理难题。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共有138个城中村,日产垃圾近2800吨。近日,记者连续走访多个城中村,发现目前收费率低、硬件配套不足、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已经成为了困扰城中村垃圾处理的三大因素。

  ■调查

  1

  市政设施投放不足内街内巷垃圾桶难寻

  一只硕大的老鼠从街尾的小房间窜出,钻进一旁的洞口。附近的巷口尽管有禁止乱倒垃圾的告示,但是其正下方的地面上却散落着白色塑料饭盒、塑料袋、废木板,几米外的地面上还有一具被压扁的老鼠尸体。巷口不远处是一辆敞开式的手推垃圾车,装满了混合堆积的碎布条和废菜叶,并溢出到了地面……这是24日下午记者在海珠区江海街大塘西华大街看到的景象。

  事实上,在广州,为垃圾乱象所困扰的城中村不止大塘村。今年8月底,广州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办公室就通报,卫生死角、卫生保洁不及时、鼠迹、垃圾收集容器露空及破损等存在问题仍较突出。而城中村作为城市与农村的结合地带,“存在问题比较集中,一些地区甚至成为环境卫生管理的盲区”。通报中还指出了存在上述问题的多个城中村,并要求以“掘地三尺”的力度开展突击整治。

  大力度突击整治之下,不少城中村也一度显露出难得的洁净。但是,近日,记者连日走访广州多个城中村发现,“脏乱差”的现象又在城中村死灰复燃了。

  在天河棠下街棠东村,记者看到,垃圾乱丢的现象随处可见,棠东毓桂大街北二巷的巷口堆着花花绿绿的胶袋,袋中多是白色塑料饭盒以及剩饭菜、废纸。垃圾乱倒的现象在该村多个内街巷都可看见,但是垃圾桶却很难找。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对此,天河区棠下街城管科科长吕军表示,城中村果皮箱、垃圾桶等硬件设施投放不足,导致居民找不到垃圾桶,就随手扔垃圾。而硬件配备不足的原因则是,“城中村不属于市政管理范围”。

  由于不在市政管理范围之内,城中村就如“被遗弃的小孩”,政府管理也难以照顾到他们。辖区面积3.12平方公里的棠东村,拥有4万多人口,其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与百米拥有1个垃圾桶的城区相比显然不可同日而语。“现在整个棠东村没有一个垃圾压缩站点”,吕军坦言,棠东的环卫硬件配套“很欠缺”。

  这种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现象在其他城中村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海珠区的另一个城中村——下渡村,有些内街巷没有垃圾桶,却用竹箩筐装垃圾。

  

  2

  卫生费收缴难出租屋缴费率低至10%

  没有压缩站、垃圾桶欠缺、环卫工具房配套不足……困扰城中村卫生清理的这些因素其实已经存在多年。早在2003年,广州市市容环卫局(广州市城管委的“前身”)调研组就曾撰文指出,“‘城中村’环卫设施不配套,布局不合理。有的环卫设施多年失修,破旧不堪,有的村基本没有卫生公厕、垃圾压缩站、环卫工具房等配套设施。”

  如今10年将逝,但环卫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为何迟迟未得到解决呢?广州市环卫系统内部人士指出,这是由于环卫经费不足,从而导致了硬件配套的不足。

  据了解,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目前广州市街道环卫经费主要来源于服务性收费。依据2001年市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居民每户每月应缴交15元,暂住人口每人每月为1元。不过,广州市市容环卫局2009年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的研究报告就指出,居民卫生清洁费收取率参差不齐,其中越秀区在80%以上,白云、花都等区只有30%—50%,有些“城中村”的收缴率甚至为零。2006年也有媒体报道,“广州市四成城中村垃圾处理费收费率不足50%”。

  不过,收费率低的现象至今依然存在。“卫生费很难收”,海珠区江海街环卫所所长朱泽玲告诉记者,城中村中目前住着很多流动人口,无牌无照的小档口很多,但是环卫费收不上来,而出租屋的收费率大概在10%,“出租屋一楼以上的卫生费基本收不到”。由于收费难,海珠大塘村每年只能收到400多万元的卫生清理费,而该村一年仅保洁费用就500万元。此外还有运输垃圾的费用、管理人员的支出。这些缺口就只能靠“财政拨款”。

  为了解决收费率低的难题,天河区棠下街启动环卫改革,将保洁和费用收取承包给保洁公司。不过,棠下街环卫站有关负责人表示,改革以后,棠东村的收费率也仅为六成左右。这不仅造成了其硬件配套不足,而且人力投入也难以完全保障。该村占地面积312万平方米,环卫作业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但是配备的环卫工人却不足100人。

  而环卫工力量投入不足这一现象在全市是普遍存在的。据悉,2008年广州市街道清扫保洁面积为3935万平方米,以每平方米每年保洁经费9元的市场价计算,约需人民币3.5亿元。如按标准全部收齐卫生费,也只有2.8亿元,缺口仍达0.7亿元。而从目前城中村的缴费率看,环卫经费缺口更大,能够聘请的环卫工人数量就更少,因而使环卫保洁力度大打折扣。

  3

  人力投入不足工资太低环卫工难招

  城中村卫生状况差与人力投入不足也有关系。

  卫生收费率低、政府投入不足,都直接导致了环卫经费的短缺。这也导致了环卫工人收入难以提高,缺乏吸引力的薪酬也使招人困难重重。现有的环卫工队伍普遍老龄化,但是年轻人却不愿意进。

  海珠区江海街环卫所所长朱泽玲就指出,目前环卫工的基本工资就1300元,再加上加班费也不超过2000元。在10月26日环卫工人节的有关座谈会上,来自天河区的环卫工谭升霞也表示,“1300元的工资连住都成了问题。广州现在城中村越来越少,租不到便宜的房子。”来自白云区景泰街的环卫工梁远飞称,拿着这个工资,“买不起牛肉,即使猪肉都只敢买猪耳朵猪皮吃”。

  “现在的环卫工人年龄普遍偏大,而年轻人不愿意干。”谭升霞表示,这是工资待遇低导致的,“我们40岁这代人再过10年就50岁了”,如果不能吸引年轻人加入,将会带来很大问题。

  事实上,目前城中村的由于经费短缺较城区更为明显,劳动强度较之城区的工人还要大,更是令一般年轻人“望而止步”。

  4

  流动人口管理难部分居民缺乏卫生习惯

  除了上述因素,城中村作为典型的流动人口密集区域,卫生管理难也给其环卫保洁带来了不小的困扰。由于租金低,城中村也成为了城市外来人口租房、经营小生意的落脚点。而城中村的居民大多数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乱丢乱吐,乱扔乱倒垃圾的现象比较严重,拒交环卫清洁费的问题比较突出。

  在海珠区大塘西华九巷内一个巷口,记者看到了一个小垃圾堆上方就看到该村村委贴出的一个通知。该通知显示,“此处严禁倒垃圾,如有违者,每次罚款100元”。这足以显示,贴通知的巷口垃圾已长久存在。不过,即使是贴了通知还是垃圾乱堆如故。对此,大塘村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目前也只能宣传劝导,“没有执法权,罚款也就是吓唬一下而已,也没办法执行”。

  而对于卫生收费率低的问题,广州市环卫系统内部人士表示,对于拒绝交钱的,政府也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如果和其他费用一起收,还被质疑是“搭车收费”,更无法拒绝收垃圾,因为一旦拒收,垃圾堆积,最终还是得环卫工人加班处理。(记者 黄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