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北京的大气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全年蓝天数连年增加。蓝天映衬下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分外美丽,吸引游客驻足。 本报记者雷 声摄 视觉统筹: 宋 嵩 张芳曼
狠抓节能减排
倒逼转型
优化发展
过去的十年,科学发展、生态文明成为最耀眼的关键词。
“十五”末,国家环保规划再一次没能如期完成,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高达2549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1414.2万吨,污染物减排形势极为严峻。
在这样的形势下,发展模式也在接受拷问——“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中国能走得通吗?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将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新要求。以节能减排倒逼结构调整,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成为中国的现实选择。
2006年以来,环境保护部对不符合要求的822个项目环评文件作出不予受理、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等决定,涉及投资近3.2万亿元。
上大压小、关停并转等一系列淘汰落后产能的举措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淘汰煤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超过700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1亿吨、炼钢产能6800多万吨、水泥产能3.3亿吨。
节能减排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一五”期间,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1.04下降到0.59,有效缓解了能源供需矛盾。
“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9.1%,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4.29%,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2.45%,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五年的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记者孙秀艳)
坚持环保为民
重拳出击
遏制污染
让百姓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是环境保护最切实的目标。环境保护是发展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不能让发展中的污染问题贻害百姓。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也推动着环境治理的步伐。
回望过去十年,针对大气、水体的污染治理工作全面展开,百姓的生存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日前公布的2012年上半年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显示,在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7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占69.9%;重点流域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51.5%。而在2002年,监测的343个市(县)中,117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占34.1%;七大水系741个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29.1%的断面满足Ⅰ—Ⅲ类水质要求。
近十年来,国家对饮用水源地的治理与保护力度空前。2011年,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共监测38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结果表明,环保重点城市年取水总量为227.3亿吨,服务人口1.63亿人,达标水量为206.0亿吨,占90.6%。为进一步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按照《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要求,2.98亿农村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将全面解决。
针对重金属污染危害百姓健康的问题,2011年,国务院九部门组织的环保专项行动,聚焦重金属污染企业,严厉打击其污染行为。到2011年底,全国各地环保部门共排查铅蓄电池企业1962家,全国81%的铅蓄电池企业被取缔关停。2012年的环保专项行动,全面整治重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等重点行业及重金属排放企业,有效遏制了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的势头。(记者孙秀艳)
应对气候变化
战略明晰
评估深入
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的热点话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及强度均有所增强。
最近十年,中国气象局通过提高基础科技能力、推进影响评估与适应工作,创新机制体制、强化决策咨询与支撑,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支撑和战略决策服务,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气象部门将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作为两大战略任务,气候变化基础科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气候敏感区和影响关键区观测能力不断加强和改善,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网初具规模。气候和气候变化监测检测、预测预估能力不断完善,建成的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被世界气象组织采纳,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的相关研究中发挥作用。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不断深入,联合科技部和中科院发布了第一次及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组织开展华东、华南等8个区域和长江三峡库区、塔里木河等11个流域的精细化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并且针对东北粮食主产区、北方牧草生产区和新疆、陕西等特色果业农业生产等进行了专门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2007年,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国家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出台。该方案发布后,中国气象局成立了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部署全国气象部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各省级气象部门结合地方需求,主动参加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实施和低碳试点工作,为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支撑。(记者刘 毅)
加强气象防灾
体系完善
形成合力
今年8月,共有5个台风登陆我国,单月登陆个数追平历史最高纪录,台风登陆强度和降水强度大,影响范围广。面对来势汹汹的强台风,有关地区、部门加强对台风及其风雨影响的监测预报,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全面落实防御措施,有效减轻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近年来,我国气象灾害监测系统日趋完善。建成由7颗气象卫星、172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120个高空气象站、2419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33259个区域气象观测站等组成的气象综合探测系统。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稳定运行能力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气象预报预测能力稳步提高。建成精细到乡镇的天气预报系统和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系统。气象部门与多部门联合,开展了地质灾害、森林火险、沙尘暴、环境空气质量等专业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逐年提高,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85%以上,台风24小时、48小时路径预报以及汛期降水预测、月气候预测准确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气象防灾减灾实践中,我国创造性地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机制,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涵盖多种途径,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中国气象局与25个部门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际联络员制度,形成防灾减灾合力。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为主干,我国形成1部法律、3部行政法规、23部部门规章以及155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组成的气象法规体系。随着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不断完善,防灾减灾效益明显提高。(记者刘 毅)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