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9月4日电(记者汪伟)漫步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章古台镇的松林里,如果你足够好奇,俯身用手扒开土壤会发现,仅仅几公分厚的黑土下面隐藏的是挖不到头的白沙,而这片沙丘上的松树林就是扎根在这瀚海沙洲里的治沙人所创造出的奇迹。
章古台地处号称“八百里瀚海”的科尔沁沙地南缘。建国初期,这里沙海茫茫,沙丘滚滚。曾有人形容这座小镇:黄尘遮日月,白天要点灯,遍地流沙滚,草木不得生,谁想要活命,赶紧离火坑。为了阻击风沙,我国最早的防沙治沙用沙科研单位——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于1952年在这个小镇上成立了。经历了60载的潜心科研和一代代治沙人的执着坚守,固沙所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治沙奇迹,让这个黄沙堆里的小镇硬是变得松林环绕,民富粮丰。
79岁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焦树仁,自1959年从东北林业大学毕业后,就在固沙所扎下了根,从事固沙造林研究已经50余年。老焦说:“我刚到镇里的时候,这里树少得可怜,到处都是沙地。要是刮风天在外面,眼睛都不敢睁。哪天刮一宿风,村里民房的门就得让半米深的沙子堵得死死的,想出去就得走窗户。”
据了解,为了治沙,固沙所的科研人员仅凭一双脚,奔走在沙丘上。在流动沙丘严重的地区搭人工沙障,同时寻找适合在沙地生长、具有固沙作用的灌木,通过灌木的栽植逐渐将沙丘固定住,然后开始在灌木的行间栽种经过选育抗性强的松树。就这样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一片片松树林在沙地上成活起来。
据统计,依托固沙所的科研成果,章古台镇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期的6%提高到44%,固沙林使大面积农田、水田和果园得到了保护,遏制了风沙危害,粮食总产比治理前增加了10倍。
站在章古台镇大一间房村近20米高的防火瞭望塔顶,放眼望去,数千亩松林一眼望不到边,夹在松林间的还有成片的农田。而在塔里展示的一张老照片中记者看到,50年代的这里是一片沙海,寸草不生。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固沙所通过努力不仅开创了我国樟子松治沙造林的先河,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还让章古台镇发展起了樟子松育苗产业,当地百姓大多依托樟子松育苗富了起来。今年44岁的刘树新家里有三亩地用来栽植松苗,他对记者说:“碰到好行市,这三亩地帮我赚个几十万都有可能。你看我们这个镇,家里收入过百万的村民有很多。”
据了解,正因为有了固沙所的科研成果作支撑,樟子松目前已成为我国三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固沙所在辽宁省内推广樟子松60万亩,向内蒙古、宁夏和新疆等省区辐射推广樟子松达600余万亩,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百姓致富,遏制了沙地侵袭,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绿色屏障。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