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环保>  正文

土壤修复技术捉襟见肘 缺乏修复标准和风险评估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9/2012 17:17:36   来源:人民网

  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治理近日推出日程表,以地下水污染防治、污染场地和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等为主要方向的“环境修复产业”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但产业现状仍是技术“捉襟见肘”,目前修复技术少且不成熟;有人甚至这样表态,目前国内的污染土壤修复水平还停留在“换土阶段”。

  技术为何捉襟见肘?

  大多数技术还处在研发和示范阶段,很少能够真正运用于实际的场地修复中

  其实,所谓的“换土”,是一种异位土壤修复技术,它包括异地填埋和异地水泥窑焚烧等。由于上述方式见效快,对原址的开发建设进度影响小,目前在国内土壤修复,被较多采用。

  但是,在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异地填埋和水泥窑焚烧技术并不是行业修复的主流,他们较多采用的是固化与稳定化、热脱附、生物修复、化学氧化还原等效率高、风险低、系统预测性高的异位修复方法。

  北京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姜林表示,“目前北京研发的土壤修复技术约有五六种,但大多数技术还处在研发和示范阶段,很少能够真正运用于实际的场地修复中,没有形成真正工程化和商业化的实用技术。”

  为何如此?原因之一就在于实践少,即使一些新技术被采用,开发商对于处置周期仍然十分严格,修复公司也只好将土壤运到别处。

  现实中并不缺乏这样的实例。最近,重庆某污染地块广泛征集场地修复方案,基于土壤的污染状况,中科院生态修复中心曾提出过高、中、低3种不同污染程度土壤分开处理的复合处置方案,对高浓度的污染土壤,进行水泥窑焚烧;中浓度的污染土壤,挖出后进行土壤清洗;低浓度土壤,采取淋洗方式。但由于这套方案的工程操作比较复杂,且占用时间较长,开发商最终没有接受这个方案。

  在这种现状下,企业能做何努力?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北京建工环境修复公司借助自身雄厚的经济优势和市场占有率,在新技术的研发应用领域独树一帜。

  目前北京建工与环保部南京环科所、南京污染场地工程技术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了北京首家污染场地修复联合研究中心,进行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价、土壤修复技术研发及课题攻关等科研。

  北京建工常务副总翟立前向记者表示,“建工在技术研发领域有其独特的优势。它有条件将研发紧密结合工程实践,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逆向制定研发目标,提出适合实际治理的方案”。

  然而,能达到这种技术水平的企业还不多。姜林表示,作为适用条件极强的技术来说,土壤修复技术的理论都非常简单,关键在于,如何设计一个合适的工程技术手段,把实验室的成果应用到现实中。从目前来看,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土壤修复企业的研发力量十分不足。

  姜林强调,污染场地无论采用何种修复技术,都必须适合中国国情,“不能简单地说,原位技术就一定比异位技术好,国外的技术就一定适用于中国。必须综合考量经济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从修复的效果、资金、周期以及公众的可接受程度等方面综合评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出权衡利弊的选择。”

  为何要避免过度修复?

  目前没有制定明确的修复目标国家标准,应实行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

  2012年5月,来自中科院、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国土资源部、高等院校、各省市环保系统和国内外企业等300多名专家学者,就土壤环境修复领域的发展进行过一次深入交流和讨论。其中一个共识是,“土壤环境修复目标的设定应科学合理,避免追求绝对的安全而走向‘过度修复’”。

  当前,我国污染场地修复产业刚刚起步,资金不多、技术不足,为何专家们反而会担忧所谓“过度修复”?什么又是“过度修复”呢?

  从事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多年的翟立前向记者表示:“我国目前在土壤修复领域没有制定明确的修复目标国家标准。地方政府在做决策时,无从参考。为了保险起见,只能参考目前已经制定出的一些标准,而这些标准往往过于严格,超出了这块土壤修复应修复的目标值”。

  其中一个被地方政府用来参考的标准就是《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这个于2007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暂行标准,选择了92项污染物,规定了不同土地类型中污染污染物的评价标准限值。据业内专家透露,此项标准设定的某些污染物限值甚至严于国际标准,因为这一标准是为上海市2010年的世博会场馆用地质量提供衡量参照的。

  “如果所有的修复都按照这么严格的标准,按照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将无法承担污染场地的修复费用,也没有必要。”翟立前强调说,美国的污染场地数量有29万~40万块,但并不是每一块都进行了修复。有的污染场地,通过采取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的措施,对其进行了无害化管理。

  然而,“在我国,风险管理的理念目前还没有被广泛接受,大家对污染场地认识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缺乏对污染的风险评估办法。”姜林无奈地表示。

  污染场地修复,应因地制宜。因为修复土壤的资金需求很大,少则几千万元,多则十几亿元。实行风险评估,其实是根据场地实际的污染状况和未来的规划需要,看是否需要修复,修复到什么程度,提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

  “我们应该突破水、大气的管理思路,把污染场地修复的管理更多地基于风险评估上。”姜林表示,“这也是国外用几十年的发展总结出来的经验。”

  产业怎样才算成熟?

  经验不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制约产业发展

  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土壤修复产业发展迎来利好。2010年以来,对关于污染场地管理的一些政策,环保部门正在征集意见中。2011年,《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也相继出台。

  不仅如此,据了解,土壤领域的“十二五”规划——《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也已经进入国务院审批程序。

  这无疑将为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心剂。据了解,一个成熟的土壤修复产业市场,应该是一条包括场地调查、风险评估、修复设计、修复工程、规划开发等在内的产业链条。随着近几年土壤修复产业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这样一条产业链。

  目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在国内土壤修复领域是主力,为各地修复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以金隅环保、生态岛科技、北京建工修复等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则是实际土壤修复项目的承担者。

  “规划出台虽然并不能解决污染场地修复领域面临的所有问题,但将起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带动国家对土壤修复的资金投入,带动土壤修复领域内的技术研发、技术示范,推动产—学—研的发展。”翟立前说。

  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作为环境修复产业起步较早的国家,美国、日本等国的土壤修复产业已经占到了本国环保产业市场份额的30%~50%。

  但是,我国的污染场地产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在今年5月举办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所长陈同斌指出,国内土壤修复产业处于发展初期,虽然理论探索十分活跃,技术发展不断完善,但规范的工程实例和产业发展经验不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产业发展战略不明确,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行业发展。

 

  有人甚至这样表态,目前国内的污染土壤修复水平还停留在“换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