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7月18日入伏:今年“三伏”为30天 新华社记者 林汉志 编制
新华网天津7月16日电(记者帅安宁、周润健)7月18日将迎来今年入伏第一天,接下来人们将迎来“高温、高湿、高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为30天,比去年少10天。
我国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三伏天”常出现在小暑至立秋后,即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个月里。今年7月18日交初伏,7月28日交中伏,8月7日交末伏。
赵之珩进一步解释说,“伏”的日期是按照干支纪日来推算的。我国古代是用天干和地支纪时、纪日、纪月、纪年的。天干的数目有十个,地支的数目有十二个。以天干打头,把天干与地支按顺序一一相配就得到甲子、乙丑、丙寅等60个不同的干支组合,这六十个干支称谓一个完整的干支周期,周而复始,俗称六十花甲子。在六十年(月、日)当中,每一个年(月、日)都有一个不同的干支名称,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等。庚日就是每逢有天干“庚”的日子,因天干有10个,所以每10天就有一个庚日。
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和中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
因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即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而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时间为10天,末伏规定也是10天。中伏时间有长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这是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故中伏的天数也不相同,于是就有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差别。
“三伏天”常常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天文专家提醒说,在这个时节,人们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特别是午后高温时段进行户外工作,如必须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要注意随时补充水分,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同时采取防晒措施,如戴遮阳帽、打遮阳伞,涂抹防晒霜、随身携带防暑药物等。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