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在五大领域确定长远合作方向
我国首个以“生活质量”为主题并且跨不同政治体制的区域合作规划———《共建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下简称《规划》)6月25日由粤、港、澳共同公布。三方在环境生态、低碳发展、文化民生、空间组织、绿色交通及通关便利等五个重要领域确定了具体的长远合作方向。
《规划》的主体内容是:提出区域发展愿景,明确将大珠三角建设成为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宜居城市群区域。具体是:拥有安全健康的生态环境、低碳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集约有序的空间发展、舒适优美的城乡景观、绿色高效的交通联系、完善便利的公共服务以及良好的协调协作机制。
规划主要在环境生态、低碳发展、文化民生、空间组织、绿色交通及通关便利等五个重要领域范围内,提出了具体的合作内容,既涉及区域发展的根本性长远问题,也涉及三地居民生活的切身问题。
规划亮点:
———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共建优质生活圈的前提条件。开展粤港、粤澳邻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优化区域大气监测网络,加强区域大气、水环境质量和污染控制合作,以及探索在西江乃至整个珠江流域6省(区)及港、澳间建立长效的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协调管理机制的可能性。
———将共同促进低碳发展作为共建优质生活圈、推动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就推进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以及区域清洁生产、环保产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研发及应用、清洁能源供应与基建等方面提出合作内容。
———将完善跨界公共服务合作和民生保障架构作为共建优质生活圈的重要因素。提出将珠三角、香港和澳门分别打造成为岭南文化中心、国际文化大都市和国际文化旅游休闲中心,构建多元一体的区域文化体系,也结合已有的基础,深化对教育、社会福利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跨界合作。
———将空间协调发展作为共建优质生活圈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完善区域保护地体系、提升各级公共中心的生活服务和生产性服务职能、优化各类发展区的空间形态,并建议就沿主要的区域性轨道、“绿道”两种廊道开展跨界空间协调发展研究,逐步扩大跨界空间合作的范围和内容,积极探索设立联合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旅游合作区、生活合作区的可能性及合适的合作方式。
———将促进绿色交通和通关便利作为共建优质生活圈的重要支撑。推进交通规划的系统化、区域轨道交通协调发展、促进公交发展、加快水运发展、鼓励慢行交通方式以及推进交通工具节能减排,并进一步增进跨界交通便利化,借鉴北美地区跨界交通管理经验,逐步使粤港、粤澳邻近地区的交通条件接近同城化水平。(赵燕华)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