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2011年环境状况公报发布,去年全年佛山酸雨频率为61.0%,较上年减少22.4%,由2010年的“十雨八酸”转为“十雨六酸”。而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同比有所下降。与之相比,佛山市环保局表示:机动车尾气污染对佛山酸雨的贡献比例逐渐增加。
数据 去年空气357天优良
市环保局发布公报显示,去年佛山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优良(API≤100)天数为357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7.8%。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分别为0.034毫克/立方米、0.052毫克/立方米、0.070毫克/立方米,同比变化分别为:下降8.1%、上升2%、上升9.4%。市环保局副局长李康文表示:上述数据仍是沿用空气质量旧标准评价,其中可吸入颗粒物不是PM2.5,而是PM10,得出的优良天数也是API,即空气污染指数,而非AQI,即空气质量指数。
此外,去年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主要江河水质状况良好。城市内河方面,桂畔海、大良河、高明河达到相应水质标准,汾江河整体达到V类水,但部分河段仍为超标的劣V类。
焦点一 PM2.5“降温”臭氧污染“隆重登场”
去年空气质量已成定局,眼下空气质量又如何?市环保局公布了自3月8日开测PM2.5和臭氧以来的统计结果。开测以来,佛山各类污染物超标的天数累计有23天,其中PM2.5超标10天,二氧化氮超标6天,臭氧超标7天。
“近期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隆重登场,”李康文表示:“尤其是近期蓝天白云的日子多了,PM2.5的浓度值都较低。随着夏季来临,臭氧指标可能会出现超标频次增多的情况,而8、9月份开始台风和雨水减少后,PM2.5超标可能会卷土重来,臭氧数据则会一直‘难看’到冬天。预计在新标准实施后,个测点数据达标率将会明显下降。”因此,李康文呼吁市民不要只盯着PM2.5,臭氧污染也是导致空气质量超标的重要因素。
焦点二 机动车尾气成“重酸雨区”摘帽一大障碍
佛山多年来一直未摘掉“重酸雨区”的帽子,2010年的环境公报显示佛山“十雨八酸”。这一状况得到改善,去年佛山降水ph均值为4.71,同比上升0.36个单位,(Ph值越高表示酸性越小),全年酸雨频率为61.0%,较上年减少22.4%,由2010年的“十雨八酸”转为“十雨六酸”。
而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同比也有所下降。不过,据李康文介绍:降水Ph均值要达到5以上,才能摘掉“重酸雨区”的帽子,目前佛山何时能“摘帽”还很难说。不过,机动车尾气污染对佛山酸雨的贡献比例正逐年增加。
焦点三 亚运环保红利不再,PM10浓度升至亚运前常态
去年佛山三项污染物中,就有两项的浓度不减反增。分别为二氧化氮浓度上升2%,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上升9.4%。
对此,李康文表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010年珠三角区域实施了亚运环保联动,在污染物最重的方面实施了包括限行等在内的有效措施保障空气质量,因此把两项污染物的年均值拉低了,2011年又恢复到亚运前的常态。因此从数据上看起来比亚运年污染物浓度上升。
此外,去年佛山的降雨量较少,往年佛山的年降水量在1600—1700mm之间,去年只有1282mm,减少了将近1/4,降水量少对降尘等污染物浓度有影响。
全市再增8个PM2.5测点
继3月8日惠景城、金桔咀2个测点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公布数据之后,佛山市再增8个测点,分布在佛山市各区中心城区。
新增测点发布内容与前2个测点相同,包括最近1小时的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以及臭氧(O3)1小时、臭氧(O3)8小时等6种大气污染物7项指标的实时监测浓度值,以及最近24小时的浓度值;同时发布空气质量指数(AQI)以及相应的污染级别、对健康的影响和建议采取的措施等。(记者/李晓玲 通讯员/曾凤 欧核)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