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环保>  正文

北京植树30余年力挡沙尘路 2012年迎“绿潮”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2年2月22日   来源:《京华时报》

  

  按照北京市此前的规划,“十二五”期间,北京每年的造林任务为10万亩。但在经历了2011年的灰霾后,北京市又新增20万亩平原造林计划。植树30余年,大风日数和扬沙日数逐年减少,北京决定用汹涌的“绿潮”迎接2012年。

  1979年风沙天紧逼北京城

  1979年3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新华社记者来信《风沙紧逼北京城》。根据当时统计,1971年至1978年,北京平均每年的大风日数和扬沙日数,分别为36.6天和20.5天。

  1977年8月,以联合国秘书长名义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世界沙漠化会议,把北京划入受沙漠化威胁的范围之内。

  文化大革命前全市营造的4万多亩公园绿地,几年内被人为地破坏了6450亩,市郊农田防护林也没有完全形成。西北方向的大风沙刮来,便势不可当。

  1979年~2000年改革开放卷起绿潮

  北京的第一股绿潮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来到的。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六次会议确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随后的1981年,经邓小平倡导,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生态建设由此成为全民的责任和义务。

  从1979年第一个植树节开始,北京的造林活动进入高峰,之后逐渐增长。据统计,到2000年,20年间,北京的林木覆盖率从1980年的16.6%增加到2000年的34%,森林覆盖率从12.83%到30.65%,平均每年的沙尘天降至10天左右。

  2000年~2008年申奥助推整体绿化

  与北京的大气治理进程同步,北京的绿化工作也伴随着北京申奥成功迎来峰值。2000年,北京启动了“城市绿化隔离区”的建设。四环、五环两侧的100平方公里造林,五河十路的绿化工程,山区的大面积造林,各项绿化工程纷纷上马。

  到2007年,北京市顺利完成了申奥前承诺的指标,林木覆盖率以每年1%~1.5%的速度快速增长,达到53%。森林覆盖率达到37%。在奥运年,北京的蓝天数达到了274天,比1998年的100天增加了174天。

  和当年“风沙紧逼”的情况相似,北京此次大规模造林的举措也与空气质量密切相关。不同的是,之前治理的对象是粗颗粒物(PM10),而此次针对的则是更细小但危害更大的细颗粒物(PM2.5)。

  根据“十二五”规划,北京每年将新增10万亩左右林地面积。但在经历了2011年的灰霾后,北京市又新增20万亩平原造林计划。

  市园林绿化局一名负责人称,随着城市的建设,大面积绿化的地方越来越少,“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和城市建设争夺空间,为居住在这里的人‘抢绿’”。

  平原绿化是在与城市建设“抢地儿”,但绿化的水平也同城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之前种树,就一个要求:绿了就行。”市园林绿化局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过去种树,受经济条件和观念限制,树种单一,栽植的都是“纯林”。到了2000年,植树开始多了选择,叫做“五多四好”。“五多”即多林种、多树种、多植物、多色彩、多层次;“四好”为好种、好活、好管和好看。

  如今,银杏林、彩叶林、多树种并存,带给居者的除了更洁净的空气,还有秋临北京时一种缤纷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