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记者 文雯 北京报道 财政部、环境保护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十二五”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全文见今日本报二版),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规模,建立健全资金引导、示范引导、政策引导的专项资金管理体系,引导更多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深化“以奖促治”政策,促进专项资金取得更大成效。
中央财政2008年起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截至2011年底,共安排了80亿元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村庄实行“以奖促治”,通过对生态环境建设达到生态示范建设标准的村镇实行“以奖代补”,共带动地方投资97亿元,对1.63万个村庄进行了整治,受益人口达4234万人。
《指导意见》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的重要举措。《指导意见》明确,在“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深化“以奖促治”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的规模将继续大幅增长,支持的重点更加突出,支持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确保“以奖促治”政策取得更大成效。到2015年,全国要完成6万个建制村(占全国总数的10%)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建成一大批国家级生态乡镇和国家级生态村,使环境问题突出、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村庄基本得到治理,农村环境质量初步改善,农民群众环境意识明显提升,有效推动农村环境监测、监察执法、污染减排、环保宣教等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指导意见》明确了“中央引导、地方推动”的原则,在专项资金管理体制中进一步强化了中央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将专项资金和项目的审批权限进一步下放,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在加大中央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强调地方财政要和中央财政共同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各方资源,吸引社会资金,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共同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全面深化“以奖促治”政策,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为进一步加强管理,《指导意见》在专项资金管理体制原有的“责任制、报备制、农民参与制、公示制、县级财政报账制”的基础上,引进了3项新的制度:一是项目库制度,加强项目储备,财政部、环境保护部根据各地项目储备情况并结合财力可能,核定对各地的专项资金补助规模,提高了专项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和科学性;二是监督检查制度,每季度在全国范围内通报示范省的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强化过程监督,同时加强项目验收和环境成效评估工作,强化成果考核;三是资金奖惩制度,实行项目储备、预算执行、项目实施成效与预算安排联动,对项目执行情况良好、资金效益显著的地区予以优先支持,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