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金煜)近日,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就近期的环评难点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并透露,今年有32个建设项目环评未通过,总投资达1006.4亿元。其表示,环评机构仍有违法现象,目前正在开展为期三年环评机构专项执法检查。
环保部环评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截至10月份,共受理了257个项目,总投资额14350亿元。在目前接收到的建设项目中,因为存在不符合产业政策,选址不合理,环保措施不到位,未开展规划环评,总量指标没落实等问题,有32个建设项目得到不予批复、退回报告书和暂缓审批的决定,涉及总投资达1006.4亿元。
环评司负责人表示,目前环保部在开展环渤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成渝经济区、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五大区的“战略环评”,与针对单个项目的“项目环评”,以及针对区域规划的“规划环评”不同,“战略环评”不受行政区域限制,会从区域环境资源出发,约束优化区域的经济发展布局。
热点回应
垃圾焚烧厂
环评单位须“有问必复”
现在一些项目比如垃圾焚烧厂等,出现了不少居民称环评报告不符合民意的争议。
对此,环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环保部是全国率先制定公众参与相关办法的部门之一。现在所有的建设项目基本上都依规开展了公众参与工作,这是环评审查中必不可少的审查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建设项目还存在公众参与不够充分,信息披露不够完整等问题。
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成为公众质疑的焦点。“我们欢迎包括NGO在内社会各界的参与,也在不断改进公众参与工作,要求建设单位、环评单位认真依规开展公众参与,对公众提出的意见做到有问必复。”
血铅事故
环评区域限批效果明显
环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血铅事故的出现,既有管理的原因,也有布局的原因,城市发展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密切交织在一起。
“我们从2007年开始展开区域限批的手段,对一些出现损害群众健康突出问题事件的地方暂时不进行项目环评,这在全国得到推广,对地方的区域限批取得了成效,它触动了整个地方区域的经济命脉。”当地政府会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治理,企业也会因此失去诚信,难以得到贷款,这都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效果很明显。
“限批”是促进此类问题解决的手段之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融合。
西部水电开发
防不合理开发破坏生态
环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很多重大基础设施和能源资源开发项目选线选址涉及敏感区,而环评就是要调节好项目建设和环保之间的关系。
“不能开着宝马车,却喝着污水。”其举例说,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意义极为重大,西部又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但区域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如何防止大规模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是环评工作中的难点。
该负责人表示,要从规划上做好流域水电开发的环评管理,此外,也将深化开展水电开发环境影响的基础研究。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