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11月19日电(记者李萌)记者从云南省政府新闻办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昆明市于今年6月启动“滇池水葫芦治理污染试验性工程”,至10月底,滇池水域圈养水葫芦面积已近1.4万亩,监测结果表明相关水域水体透明度明显改善,未出现不良生态隐患。
据悉,为了加快滇池内源污染治理进程、降低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昆明市开展了“滇池水葫芦治理污染试验性工程”,该项目已经列入国家《滇池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这个项目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至10月底滇池水域圈养的水葫芦面积已达到13900亩,其中草海有8300亩、外海有5600亩。
项目实施同时,由多家科研单位和检测机构组成了科研课题组,以滇池北部的草海为重点,开展了水葫芦圈养对水环境影响的同步跟踪、监测与评估工作。到目前为止,人们最为担心的水葫芦大量生长造成水体发黑、发臭,以及大量死鱼的现象并未发生。目前,草海水体透明度明显改善,水体未出现不良生态隐患。
据介绍,水葫芦能够迅速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物质,而且生长迅速,水葫芦经过加工处理可以作为生产有机肥的原料。滇池水葫芦的生物量今年预计将达50万吨。11月1日起相关部门开始规模化采收滇池水葫芦,将于2012年1月15日前采收完毕,除预留种苗外,将完成水葫芦采收处置35万吨,可从滇池水体中除去560吨氮、140吨磷,有效改善水体各项指标。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