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环保>  正文

李学勇在江苏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节能减排是硬任务通过5年努力,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将分别提高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7月13日   来源:中国环境报

  中国环境报 记者闫艳 高杰 见习记者李莉 范圣楠 南京报道 江苏省近日召开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讨论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行动计划》及配套的考核办法。

  江苏省长李学勇在会上强调,抓好节能减排是生态省建设的硬任务,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扩大清洁生产规模,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施严于国家要求的落后产能淘汰计划,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核准程序,坚持有保有压、有促有控,坚决遏制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对污染严重且治理无望的企业,要毫不手软,铁腕关闭,不留退路,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

  ■在四大方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李学勇要求,在四大方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突出抓好碧水工程。坚持把太湖、淮河流域治理作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加快建设南水北调江苏段、通榆河两条“清水廊道”,严格整治主要入江、入海河流,城市主要河流基本消除“黑臭”,推动重点河湖和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保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深入实施蓝天工程。提前实施机动车国Ⅳ排放标准,加速淘汰各类黄标车,建立工地、道路扬尘治理的长效机制,抓紧搬迁一批城市及近郊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重点企业实施脱硫脱销工程,大幅减少酸雨发生几率,大幅减少灰霾天数。

  大力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通过5年的努力,把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0%和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100%和95%,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90%,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全覆盖。全面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使全省农村环境面貌有一个大的改善。

  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快实施次生天然林、生态公益林保护等重点项目,积极开展“绿色家园”、“绿色单位”、“绿色道路”建设,构建吸附污染、净化环境的绿色屏障。要把各类自然保护区、湿地、水源涵养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严格保护起来,制订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全面开展山体复绿、工矿废弃地恢复治理,提高土壤污染防治水平,切实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力。

  ■完善机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李学勇指出,要以更完善的机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要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定期研究解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切实负起责任,密切协调配合,增强工作合力。

  创新激励约束机制,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需要巨额资金,必须多方面想办法、多渠道筹集。具体讲,就是不仅要有财政大规模的投入,还要制订优惠政策,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广泛参与;保证必要的环保投入。不仅强调政府环保责任,还要落实企业治污义务,要继续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绿色信贷、污染责任保险等方面的政策创新,加快形成具有江苏特点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强化科技支撑机制。当前,科技革命的加速推进和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扩大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技术选择空间。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和科技创新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实施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抓紧开展一批资源循环利用、污水深度处理、生态修复、饮用水深度处理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让更多的清洁技术在江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严格目标管理机制。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的要求,制订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年度实施计划,确定一批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并层层落实到各地、各部门。定下来的目标,就要跟踪督察、强化考核、到期兑现,防止发生“有分工不负责、有责任不到位”的情况。同时,大力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充分挖掘和弘扬江苏传统的生态文化,培养人民群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培养绿色消费的生活态度,努力使生态文明意识扎根社会、深入人心。

  ■严格执法,建立良好的环境秩序

  李学勇强调,以更严格的执法,建立良好的环境秩序。一要铁腕整治环境违法行为。环保部门守土有责,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把抽查、暗访作为执法常态形式,对环境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护短、绝不迁就、绝不宽容。对违法排污企业,不仅要处罚到位,还要在媒体上公布名单,对涉嫌环境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对阻碍和干预环保执法的,要追究责任。要拿出更硬的措施,全面整治化工集中区和重金属污染行业,切实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二要进一步强化环境应急管理。必须完善各类环境应急预案,强化环境重点风险源的监督管理,经常性地开展应急实战演练,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加快建设全省生态环境监控平台,提高监测预警能力。三要不遗余力地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适应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把环境矛盾定期排查、领导带案下访等制度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开展环保局长大接访活动,千方百计化解环境矛盾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