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环保>  正文

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出炉 山东环境竞争力居首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2月25日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周雁凌 季英德

  中国环境报记者 周雁凌 季英德 济南报道 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环境竞争力绿皮书——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通过对31个省级区域的环境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山东以58.5分名列省域环境竞争力第一位。

  《报告》采用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和135个四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由生态环境竞争力、资源环境竞争力、环境管理竞争力、环境影响竞争力、环境协调竞争力组成。

  《报告》显示,2008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得分59.6分,排名第七位;资源环境竞争力得分33.1分,排名第三十位;环境管理竞争力得分64.6分,排名第一位;环境影响竞争力得分79.9分,排名第十一位;环境协调竞争力得分59.9分,排名第十七位。在山东省环境竞争力的四级指标中上升指标的面积大于下降指标的面积,表明上升指标居于主导地位。在135个四级指标中,上升的指标有46个,占指标总数的34.1%,保持的指标有47个,占指标总数的34.8%,下降的指标有42个,占指标总数的31.1%。上升的动力大于下降的拉力,使得2008年山东省环境竞争力排位比2005年上升了3位,在全国居第一位。

  《报告》充分运用数理分析、空间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比较科学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型。通过对不同省域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省级区域环境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全国与31个省域环境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

  □新闻分析

排名第一靠什么?

  ◆周雁凌 季英德

  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经济总量大、结构偏重,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期,是缺水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污染物排放量大,全省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这样一个资源环境禀赋并不占优的省份,缘何能在31个省级区域综合环境竞争力排名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一?

  环境竞争力为何排第一?

  环境竞争力是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综合反映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全面体现了当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山东省环境竞争力保持较高水平的背后,是体制机制、治污理念的不断创新,是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胆识,彰显了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胆略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从分阶段逐步加严的行业排放标准,到全省统一流域排放标准,取消高污染行业排放特权,再到“治”、“用”、“保”并举的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策略,山东省在先进治污理念的指引下,机制创新的路子越走越宽,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自2003年以来,山东省连续8年在两位数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实现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年均下降19.9%和18.9%,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标志着全省水生态环境改善实现重要转折。山东省“十一五”水污染治理不仅未欠新账,而且还上了“十五”、“九五”、“八五”甚至“七五”的旧账,山东以水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提升环境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近年来,山东省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把环境保护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自觉实施最严格的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最严格的总量减排措施,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持续下降和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仅“十一五”以来,省级共拒批低水平重复建设、“两高一资”等项目46个,涉及投资88.7亿元;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总容量717万千瓦,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27万吨和821万吨。特别是实施引导性的地方环境标准,有力地推动了高污染行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正是坚定不移地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了全省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

  山东的实践表明,科学实施积极的环保措施,是推动“两高”行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增长,反而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共赢的重要手段。

  环境管理竞争力是如何提高的?

  环境管理竞争力是推动环境竞争力上升的主要动力,是环境竞争力变化的重要因素。记者仔细比对了环境管理竞争力的23个基础指标,山东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废气和废水治理设施年运行费用、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市污水处理率等指标的考核结果,均居全国前列。这是山东省的强势指标,也是山东省环境竞争力雄居榜首的主要因素。

  透过这个指标,我们可以发现,在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相对固定、短时期内变化较小的情况下,加强环境管理,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增强环境管理竞争力来提升区域环境竞争力,不但行之有效且效果显著。

  近年来,山东省从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入手,制定实施了4个监管办法,与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办理破坏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案件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突出环境问题约谈制度》、《关于办理危害环境犯罪案件座谈会纪要》等文件,省环保厅每月召开一次环境形势分析会,找出突出环境问题,打好监管组合拳。据记者了解,目前全省重点监管企业达标率达到97.6%,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率达到94.6%。

  同时,“十一五”以来,山东省环保机构队伍建设实现重要突破。在省政府机构改革中,组建了省环保厅,标志着山东省环保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先后投入10.6亿元资金用于自动监控体系建设,共设置1738个站点,安装自动监测设备5100台(套),具备了对全省90%以上的污染源排污情况和主要水气环境质量实时监控的能力,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全省现有执法车辆652台,通讯取证设备4241台(套),每个县统一配备1辆环境监测车,47个县(市、区)监测站配置了环境预警监测仪器设备。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怎么补差距?

  在为山东省环境竞争力综合排名居全国之首叫好的同时,从《报告》中不难发现,山东省二级指标中的环境影响竞争力、环境协调竞争力均处于中游区,资源环境竞争力还处于下游区,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看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不足的矛盾依然十分尖锐,公众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与环境现状之间还有很大差距,环境安全防控形势还十分严峻。

  山东省长姜大明在日前召开的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十二五”期间绿色发展模式要基本形成。有关专家认为,要优化生态“软”、“硬”件设施建设,注重生态效益提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增强生态环境竞争力;适应环境变化挑战,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进一步提升资源环境竞争力;以环境友好和谐为目标,创新环境管理手段,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合力提升环境管理竞争力;以维护环境安全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支点,维系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着力提升环境影响竞争力;统筹处理好人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横向上注重要素和谐,纵向上注重代际公平,显著提升环境协调竞争力。

  山东省环保厅长张波表示,“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将把环境保护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3条主线,加强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环保科技、行政监管和环境文化五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竞争力的优势,改变环境竞争力的劣势因素,提升环境综合竞争力水平,积极建设生态山东、绿色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