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环保>  正文

突发环境事件呈高发态势,但队伍建设、应急装备等严重滞后提高应急能力从何处着手? 环境保护部要求各地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2月14日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郭薇

  ◆中国环境报 记者 郭薇

  我国目前正处于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期,但地方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却严重滞后。近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针对如何抓住机遇,正确贯彻落实《标准》,提高环保部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等问题,记者采访了环境保护部应急办主任田为勇。

  背景
  排污效应长期积累
  群众诉求不断提高

  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和违法排污行为频发,长期以来积累的排污效应使环境不堪重负,自然灾害引发次生环境问题时有发生,群众对环境安全诉求和要求不断提高,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面临严峻形势。

  由于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地方环境应急管理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应急装备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平衡,环境应急资金匮乏,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效能低下,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和形势发展的需求。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尽快提升环境应急管理能力水平。

  200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提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建立应急队伍、培养应急管理人才、配备应急处置装备。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都对基层的应急队伍建设和装备配备均提出了明确要求。环境保护部颁发的《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各级环保部门抓住“十二五”环保事业快速发展的契机,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推进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环境应急管理体系。

  田为勇说,编制《标准》主要突出以下3个原则: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以规范和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为核心,加强机构建设,在全国环保系统内建立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的环境应急管理队伍,大幅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应对水平。

  二是配备必要装备,提高工作能力。《标准》的制定综合考虑环境应急常态管理和应急状态的实战需求,针对应急指挥、应急交通、应急防护、应急调查取证和日常办公几个环节的特点和实际工作情况提出环境应急需要配备的基本装备。

  三是强化分级响应,提高应对水平。省级环保部门主要以提高环境应急指挥能力为重点,地市级环保部门以增强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对能力为重点,县级环保部门以具备信息快速报告和现场调查取证能力为重点,各级各有侧重地开展应急能力建设。

  重点
  满足硬件装备条件
  保证基本工作运行

  田为勇介绍,《标准》中提出的硬件装备旨在满足最基本的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需要,保证最基本的工作运行,硬件装备内容包括环境应急指挥系统、应急交通工具、应急防护装备、应急调查取证设备和日常办公设备五大类。其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各级环保部门要搭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部门应急平台,实时接报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和现场图像资料,可进行异地会商、指挥调度,因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要装备环境应急指挥系统的固定平台和移动指挥通信系统,同时装备视频会议系统和视频指挥调度系统,以满足应急指挥和信息调度的需求。地市级和县级环保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展应急网络建设。

  在应急交通工具方面,应急指挥车是应急状态下距离事发现场最近的移动临时指挥所,各级环保部门要按标准进行配备。“高性能应急监测车”指应急状态下赴现场快速监测的车辆,可快速监测液态、气态、固态及辐射等各类污染物,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将拿出专项经费,在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配备5辆左右的高性能应急监测车,有能力的地区可自行增加装配,车辆的分配布局要统筹考虑,既要加强重点地区的应急能力,又能辐射周围地区带动区域整体应急能力提高。水上(近海)快艇在水上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和处置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标准》对地市级环保部门的一级标准提出了要装配多功能水上(近海)快艇的要求,临海或辖区内有大面积江河、湖泊的地市可根据工作需要配备。

  应急防护装备是现场处置工作中,保障应急人员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各级环保部门要根据人员规模进行配备。

  应急工作的调查取证不同于日常检查的调查取证,特别注重时效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因此在《标准》中,对应急调查取证设备的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图像取证设备要具备防爆、高清、广角、长焦距、夜间拍摄等功能。

  办公设备按照人员规模和工作需要进行配备,保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需要。

  落实
  制定达标验收办法
  开展市县两级试点

  为了贯彻落实《标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作,环境保护部正在研究制定《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办法》,用于各级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的考核验收管理。同时,选择沈阳市作为试点,开展市、县级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旨在通过试点,探索适合市、县级环保部门在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活动中的能力建设途径,有关部门将适时总结并推广试点经验。此外,“十二五”期间,国家还将加强环境应急网络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国家环境应急网络。

  田为勇强调,各级环保部门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紧紧抓住“十二五”环保事业大发展的机遇期,积极开展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切实提高环境应急能力水平。

  一要把握机遇,打好基础。各地要认真谋划“十二五”期间的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以保障群众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标,加快建立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积极探索环保部门在行使环境应急管理职能过程中如何提高能力水平的新方法、新途径,为环境应急管理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二要成立机构、增加人员。各地环保部门在落实《标准》时,首先应落实环境应急管理机构,要有专门的机构或部门、专职的人员行使环境应急管理行政职能。各地环保部门要积极筹划,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争取编制、成立机构,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环境风险等级高的地区可以在《标准》的基础上扩大人员规模。通过开展能力建设建立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三要提升能力、加强应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要指导协调本辖区内的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作,省级环保部门要提高环境应急指挥能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环境应急指挥系统与平台建设,既要重视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又要重视软件研发和应用系统的管理使用;重点加强地市级环保部门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应对能力,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保证信息传输渠道畅通;县级环保部门应具备信息快速报告和现场调查取证能力。

  四要加大投入,做好物资保障。各级政府应加强环境应急管理投入,确保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经费支出,重点保障环境应急管理机构运行经费、装备购置及维护升级费用。环境应急装备应保持完好,按规定维护升级、淘汰更新,保持正常使用状态,确保随时用于应急工作。构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库,建立环境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制度,各级环保部门提出物资储备清单,由本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物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