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摸清网上《南洞庭漉湖49万亩水域遭污渔民面临生存危机》一文的真相,记者近日深入洞庭湖区,采访了当地政府、环保部门、渔政部门、企业和当事渔民,了解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湖泊,分东洞庭、南洞庭和西洞庭,东、南、西洞庭都有水道和泄洪道相连。这次出现虾、蟹、鱼死亡现象的区域不是网上所说的在南洞庭,而是在东洞庭的漉湖泄洪道红旗渠的渔棚拐,也没有49万亩,按沅江市人民政府提供的数据,这次事件涉及的水域面积为3.8万亩。记者多方了解到,这次事件中死亡的水产品主要以虾蟹为主,鱼类死亡的不多。在采访中不管是当地渔民还是渔政管理部门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水产品死亡数字,网上说的死亡千万斤,损失两个亿更不知是如何传出的。
事发时,湘江发生了历史上第三次大洪水,湘江水位的升高使本在湘江入东洞庭湖水道上的漉湖湖滩出现了大水漫滩现象。本为泄洪道的红旗渠,有21个围网养殖点,大水漫滩后集中了大量的腐烂植物、垃圾等。记者在这一带看到,一个个围网相连,水流速度非常缓慢。关于围网养殖,沅江市人民政府早在2008年就发布了公告,要求在2008年12月31日前必须拆除。记者就此事采访渔政管理站负责人时,他解释说:“是为了和谐所以没有能拆除这一带的围网。”
6月23~27日,就是在这片水域出现了死虾、蟹、鱼的现象。南大镇渔民许觉辉等人于6月23日晚向沅江市渔政三中队举报此事。6月24日,三中队队长黄秋阳等到达现场,并根据渔民的怀疑到上游漉湖芦苇场和沅江林源造纸有限公司调查,但被拒绝。此时的渔政管理部门一直没有同当地环保部门进行沟通,6月27日早上,沅江市市长热线通知沅江市环保局时,环保部门才知道事件的发生。当地环保局马上组织监察、监测人员到达现场,这时网上已经出现了相关的报道。
就在环保部门启动应急机制的同时,沅江市渔政管理站拿来了6月23日采集的水样,要求环保部门化验,经化验,水样pH值超标。但从6月27日开始,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水质为渔业标准Ⅱ类。
6月27日,沅江市环保局在监控事件现场的同时,对有可能造成污染的污染源予以排查,特别是渔民怀疑的沅江林源纸业有限公司。经了解,这家公司2009年8月通过了环评验收,环保设备齐全,并设有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记者采访时随机调出了6月22日、6月23日等时段的数据,没有发现严重超标排放现象。另外,林源纸业有限公司距出事水域近10公里,所以在现场调查的环保专家认为,事件与林源纸业有限公司没有直接关系。
截至记者发稿时,沅江市人民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都在积极开展工作,查找事件原因,并进一步核实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沅江市人民政府将于7月7日召开专家论证会,7月8日公布调查结论。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