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环保>  正文

王玉庆:加强战略环评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4月1日   来源:人民网

  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对“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区域生态风险理论与方法国际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和代表表示热烈欢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长期以来粗放的发展模式和忽视环境保护造成资源紧缺,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生态功能持续下降,环境事故频发,生态风险凸显,发达国家上百年陆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短期内集中反映出来。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瓶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已势在必行。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明确指出,今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一年。在此背景下,我们要把环境保护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更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综合作用。

  战略环境评价是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是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重要的制度安排与技术手段。生态风险评估是战略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之一,对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确定产业规模,降低或规避生态风险,保障生态安全和人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生态风险评估也是战略环境评价中的难点。为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生态学会联合召开此次国际研讨会,希望以此推动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提升战略环境评价制度的效果,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借此机会,我想就战略环境评价及区域生态风险评价谈几点意见。

  一、环境保护参与宏观调控取得初步成效

  环境保护参与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既是环境保护形势所迫,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近年来,环境保护部利用环境保护对宏观决策的先导作用和倒逼机制,以实施国家节能减排战略为契机,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安全与人群健康为约束条件,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经济增长,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严格环境准入,严把项目环评关。2009年对简单低水平重复建设、“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项目设置“防火墙”,对总投资达1900亿的49个项目环评文件作出退回报告书,不予批复或暂缓审批的决定,对违规问题突出的项目进行了暂停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决定。在服务大局保增长的同时,通过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促转变,调结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初见成效。

  二、战略环境评价是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

  战略环境评价处在决策链的源头,是环境保护参与宏观调控的主要切入点,是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关口”,是将可持续发展原则逐级贯彻到制定政策—规划—计划等决策链条的有效工具。战略环境评价具有宏观性、前瞻性和长期性。通过战略环境评价,摸清区域环境演变趋势及环境问题成因,摸清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摸清当地经济发展过程和产业发展态势,综合论证经济发展目标与定位的环境合理性、产业布局的环境可行性,评估大尺度、中长期的生态风险,提出降低和规避生态风险的措施,从决策源头确保生态安全和人民健康。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经济增长、推进产业转型、合理产业布局的对策与保障机制的建议。

  我国非常重视战略环境评价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探讨战略环境评价的理论、方法,并不断组织实践。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等文件中明确提出开展对现行重大政策和法规的环境评价。2003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一次将环境影响评价从单纯的建设项目扩展到各类发展规划,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规划环境评价的地位。200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再次强调要积极开展战略环境评价。2009年10月1日实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补充、完善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范围和审查机制,进一步明确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任务和相关方的职责,增强了可操作性。

  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开展战略环境评价实践。2008年环境保护部组织进行开展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分析、评价了规划潜在的环境影响和风险,提出了优化建议和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决策参考。同年,环境保护部联合其他部委组织开展了《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环境评价》,推动了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此外,组织开展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江苏沿海地区及广东横琴重点开发区域规划环评;推动上海等30个重点城市开展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环评;国家112个煤炭矿区中的66个已开展或正在开展规划环评;沿海25个主要港口中的10个已完成规划环评。开展涉及15个省(市、区)的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为编制相关区域“十二五”规划服务。这些先期开展的规划战略环评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生态风险评价是战略环境评价的核心内容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是在区域尺度上描述和评价环境污染、人为活动与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所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可为区域生态风险管理提供综合的、系统的、科学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生态风险评价是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内容。开展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有助于理清大规模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与流域性、区域性生态退化等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实现从源头预防、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环保管理目标,有助于强化环境保护在优化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近年来,生态风险评价在欧美国家环境保护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并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我国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估研究相对滞后,实践更加缺乏。战略环境评价中生态风险评价尚未全面开展,已开展的生态风险评价与战略环境评价还未有效衔接,生态风险评价理论还不完善,存在较大争议,技术方法还不成熟,操作性和实用性不强。因此,推动战略环境评价的开展,强化战略环境评价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需要加强生态风险评价领域的研究和交流,这也是召开本次会议的原因和本次会议的主题。

  在此,我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推动战略环境评价和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

  最后,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