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环保>  正文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岳表示采取五大措施推动城市污水处理进程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4年7月6日   来源:环保部

  本报讯 城市数量与规模的迅速扩张,使得我国城市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力不从心”,生活污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岳7月6日通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状况时表示,国家环保总局将采取五大措施,切实推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进程,确保地表水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   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调查报告显示,1999年以来,全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在实行城市污水处理收费制度的325个城市中,投入城市污水处理的建设资金达到386亿元,到2003年底,全国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厂516座,污水处理能力3284万吨/日。但是,现有污水处理能力仍无法适应城市数量与规模的迅速扩张,到2003年全国有设市城市660个,人口3.5亿,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以年均5%的速度递增,在1999年首次超过工业污水排放量,占到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52.9%。去年,全国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460亿吨,排放化学需氧量(COD)1342.7万吨,其中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47.6亿吨(占总量的53.8%),排放COD821.7万吨(占总量的61.6%)。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明确要求,到200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要达到45%,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要达到60%;到2010年,所有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得低于60%,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风景旅游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得低于70%。潘岳分析认为,要实现以上目标,当前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污水处理设施不足,目前全国尚有61.5%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城市排水管网不完善,一方面部分污水得不到处理而直接排入江河,另一方面部分污水处理厂能力闲置,或因管网雨污合流影响污水处理正常运行;城市污水处理运营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有2/3以上的污水处理厂仍然是“纯”事业单位,企业对成本和收益的控制能力较差,政府的监督管理也难以到位;污水处理费征收机制仍不完善,多数城市污水处理费开征面小、标准偏低、收缴率不高,征收的污水处理费无法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营。   针对当前城市污水治理面临的严峻形势,潘岳表示,国家环保总局将与有关方面密切协作,采取五大措施推进污水处理行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维护和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制定一系列操作性强、可有力促进和保障设施建设与运行的政策,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技术规范、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定,条件成熟后将相关政策内容纳入法律、法规。   二是明晰政府与污水处理企业之间的责权利。政府应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与服务,企业在确保处理效果和达标排放的前提下,提高运行效率,走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   三是拓宽投资渠道。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利用中央财政预算内资金和国债资金支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充分利用银行信贷、企业债券、信托投资基金等商业融资手段筹集资金,鼓励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TOT(转让-运营-移交)等市场化方式,并提供税收、用地、用电和间接信用担保等方面的优惠条件,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污水处理行业。   四是继续推行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各地区要限期开征污水处理费,已开征污水处理费的城市,要优先将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调整到保本微利水平。暂时达不到保本微利水平的,制定城市污水处理费最低收费标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五是加强监督管理,促使污水处理设施充分发挥改善环境质量的效能。尽快制定国家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规定,对污水处理费的征收与拨付、设施运行和污水处理效果等进行严格监管。同时,通过招标选择管理效率高、运营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的专业运营单位承担污水处理厂的日常运行与管理。(完)  

  《新闻通稿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