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三问四川凉山风电:弱风怎借力送电上青天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06/2012 16:28:22   来源:四川日报

  东北风劲吹,不时掀起的黄沙让十多名工人掩面屏息。强风一过,工人们立刻各就各位,或给风机叶片套绳,或固定风机轮毂,或钻进已安装好的风塔检查发电机组。11月30日,德昌县德州镇大坪村李家坝风电场2号风机安装现场,德昌风电开发有限公司工程部主任祁甲寅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德昌风电总承包项目部副经理李兴华指挥着工人为第二天的风机叶轮吊装作最后准备。

  加紧建设的李家坝风电场工程是我省第一个风电示范项目——德昌安宁河峡谷一期风电示范工程的后续三期工程。同时,德昌安宁河峡谷一期风电示范工程的后续二期工程和四期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李家坝风电场的紧张忙碌是近年凉山风电开发热潮汹涌的一个切片。

  前年第十一届西博会上,凉山州签下风电开发第一单。第十二届西博会,凉山州在风电开发等新能源利用方面斩获不小,吸引外来投资达35.8亿元。第十三届西博会,7家央企和民营企业与凉山州各县市签署了7份风电开发项目协议,计划投资总额113.5亿元,计划开发风电112.85万千瓦。

  凉山缘何突然成了风电投资者热捧之地?逐年递增的凉山州风电开发热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风电开发作为新能源产业如何在凉山实现理性、持续、健康发展?带着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1

  一问:四川贫风区,哪里去找风?探索:德昌县试点风力发电

  高耸的白色风机叶片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十分抢眼,德昌县麻栗乡大坝村安宁河岸边的8组风机长长的叶片随着风慢慢转动。

  据凉山州气象局统计,凉山州安宁河沿线的德昌、西昌、冕宁3县市,年平均风速大于或等于3米/秒,为风能资源可利用区;普格、盐源、喜德等4县,年平均风速大于或等于2米/秒,为风能资源季节性可利用区;其余10县为风能资源相对贫乏区。

  2004年底,德昌县财政出资数十万元修建了一座70米高的测风塔,经过一年多的测试,结合德昌县气象局保存的当地30年完整刮风资料,有关风电专家得出结论:常规地面全年平均风速在3米/秒,70米高空全年平均风速在6.8米/秒,风速水平处于“可开发与不可开发之间”。

  像凉山许多县市一样,我省属风力“贫瘠区”。但为了实现以水电为主的四川电网电源结构优化,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我省近年一直努力探索开发省内风能资源新途径。四川“十二五”规划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大力提高非化石能源和低碳清洁能源比重,加快发展风能等新能源。

  2006年,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对德昌风力数据结合最新风力发电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后认定:德昌县安宁河谷的风力资源可以开发利用。当年,省发展改革委和省气象局完成 《四川省风能资源评价报告》。2007年7月,省政府常务会决定,把德昌确定为我省风力发电试点县。

  2010年8月,安宁河风电场项目经省发展改革委核准,由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控股、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四川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参股组建的德昌风电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第十一届西博会上,投资方与德昌县正式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后来选址德昌县麻栗乡大坝村的德昌安宁河峡谷一期示范工程计划总投资1.83亿元,安装8台机组,共1.6万千瓦,并建设一座110千伏升压变电站。

  2

  二问:弱风凭何力,发电满负荷?试验:技术攻关提升可用率

  “根据德昌县高空年平均风速和平均风能密度,按照常规的风机设计,上网电价必须在1元/千瓦时以上才能保本,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的风电标杆电价是0.51元至0.61元之间,这意味着德昌风电即使按最高0.61元/千瓦时的价格上网,也会亏损。”祁甲寅说,价格危机倒逼企业走上了技术攻关的道路。

  将就当地自然条件,提高发电能力,减少能源内耗,这三点成了技术攻关的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之下,德昌安宁河峡谷一期示范工程在全国率先采用了加长叶片低风速永磁直驱技术。

  经过多次分析、论证,德昌风电开发有限公司两次优化一期工程。“安宁河谷一带与国内风力资源丰富的‘三北’等地相比,风力还比较弱,所以我们采取增高塔筒、加长叶片的方法来弥补这一不足。”祁甲寅介绍,德昌使用了风塔高80米、风轮直径为93米的单机风电机组,这比传统风轮直径多出了16米。

  数据显示,2011年5月26日德昌安宁河峡谷一期示范工程首台机组并网发电,到今年5月25日,上网电量达3701万千瓦时,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2313小时,比设计值提高了近20%,设备可用率达到了99%。

  为了探索贫风区风力开发极限,德昌安宁河峡谷一二三期风电场的风机叶片长度随着技术进步逐渐增加:一期风电场的叶轮直径为93米,二期阿月风电场的叶轮直径为97米,三期李家坝风电场叶轮直径达110米。

  “明天,我们将把这扇直径达110米的叶轮吊装到80多米高的塔筒顶部。整个三期工程计划明年1月15日安装完成,具备发电条件。”忙碌间隙,李兴华告诉记者,德昌安宁河峡谷风电场二、三期工程计划在安宁河谷地区投资8亿元,安装单机容量为20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46台,年上网电量1.8亿千瓦时。

  继德昌安宁河峡谷风电场成功探索出低风速峡谷地区风电开发之路后,10月初,华能昭觉特口甲谷风电场一期49.5兆瓦项目正式启动。作为我省首个山地高原风电场建设项目的昭觉特口甲谷风电场建设,其探索意义不亚于德昌安宁河峡谷风电场。

  省能源局新能源处工作人员周建新认为,华能昭觉特口甲谷风电场是我省首个山地高原风电场,其建设标准相对于一般风电场要求更高。“道路交通是一个大问题。”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风电项目筹备处副主任陈淼说,除了道路交通外,山地高原风电场选址海拔高度达到3000米以上,一般的风力发电设备就不能 “适应”,“风力发电机组设备必须是高原型风电机组。”

  3

  三问:风电用不完,何处能消化?破难:电力上网保障还将扩能

  “风力发电机组风叶转动发出的电流电压为690伏,经过升压至110千伏后,通过银鹿110千伏变电站进入四川省电网。”祁甲寅介绍,因为德昌风电目前的规模并不大,根据就近消纳原则,德昌风力发电场所发出的电经银鹿110千伏变电站,主供德昌银厂工业园区使用,用不完再通过省电网,调配至其他就近的地区。

  “良好的上网通道是风电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凉山州乃至四川省受风电企业追捧的原因。”省电力公司西昌电业局副局长何尔文说,大规模的风电项目落地凉山与三北限电的大背景有关。

  北方风电发电量占据全国风电总量的70%以上,导致以输送火电为主的北方电网不堪重负,由于压力巨大,自2009年以来,西北、华北、东北弃风限电愈演愈烈,去年国家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限电达到顶点,迫使产业向南方转移。

  近两年,凉山州加大了承接新能源产业转移力度,适时包装推出了一批风电发电项目,成就了发展风电的壮心。除了一个个西博会签约项目,省电力公司西昌电业局提供的《凉山州电源安排进度表》通过数据量化了这一壮心:到2020年,凉山州将为目前已经落户的18户风电企业的134万千瓦风电装机提供上网保障。

  引进风电企业容易,消纳越来越多的风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政策层面肯定没问题,省上和州上都要求电力企业对风电上网有多少消多少,但问题是电网的承受能力能否与突飞猛进的风电开发同步发展?”何尔文说,仅包括特口甲谷风电场在内的4个昭觉风电场,其装机容量就达19.8万千瓦,发电量大于目前西昌市区工农业用电总量。

  德昌风电工程一期示范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实现了我省风电装机零突破。目前,省内多个州、县都在开展风电项目的前期测风工作,预计在“十二五”末,我省的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200万千瓦左右。

  今年10月初,包括去年和今年西博会签约的部分风电发电项目在西昌市举行了发电接入凉山电网系统仪式。首批总共10多万千瓦的风电发电项目并网解除了凉山州风电发电项目的后顾之忧。“以后有多少吸纳多少。”何尔文说,该局计划“十二五”期间投资160亿元,建设包括会东、盐源、布拖三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在内的一批电网重点工程,应对新能源上网需要。□谭莉 本报记者 徐登林 王云 何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