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环保部、发改委、商务部上月联合发布的《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于本月1日起施行。《规定》提出11条禁令,包括禁止在居民区加工利用废塑料、禁止利用废塑料生产超薄塑料袋,并向一系列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加工生产行为说“不”。
不过与政策的强硬措辞相比,实际执行效果却有待加强。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尽管“限塑令”后又有废塑料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超薄塑料袋的生产销售依然畅旺。有专家分析,庞大的需求背后折射出废塑料违规加工的蓬勃,一些本应淘汰的作坊式落后废塑料加工企业在“禁而不止”的情况下又死灰复燃。
行业
严控原料流通后再加强环保管理
“从报关开始就全程视频监控,现在进口的每批废塑料海关都把得很严。”顺德金盛富塑料有限公司的王鉴雄说,今年政府对废塑料的监控确实严了很多,污染防治方面增加禁令也不令人意外,“不过这些措施对正规企业并不增加多少负担,主要针对的还是一直分散难管的小作坊。”
此前,凭借低成本的人工分拣和宽松的监管控制,废塑料再生行业近年蓬勃发展,对废塑料需求不断扩大。政府开始采取措施对该行业实施更严格的管控。
继去年出台《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从海关方面的原料端加强对废料进口和流通控制之后,此次三部委联合出台的《规定》,则直指取缔一切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不当的再生操作。三部委发布该新规时表示,这是为“加强废塑料加工利用的污染防治,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环境安全,促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规定》明确提出了废塑料加工利用禁止项目,包括:禁止在居民区加工利用废塑料;禁止利用废塑料生产食品用塑料袋和超薄塑料袋(厚度小于0.025mm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5mm的塑料袋);禁止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废塑料类危险废物的回收利用活动,包括被危险化学品、农药等污染的废弃塑料包装物,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塑料制品;禁止露天焚烧废塑料及加工利用过程产生的残余垃圾、滤网等。
此外,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加工利用废塑料工艺,《规定》也明确禁止,包括无符合环保要求污水治理设施的,禁止从事废编织袋造粒、废塑料退镀(涂)等加工活动;禁止露天焚烧废塑料及加工利用过程产生的残余垃圾、滤网,并禁止交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单位或个人处置;禁止进口未经清洗的使用过的废塑料;禁止将进口废纸中的废塑料,未经清洗处理直接出售等等。
规定明确,自2013年1月1日起,未经环保核查合格的企业,不予批准进口废塑料。
表象
劣质产品繁荣,催生废塑料违规利用热
“目前我国废塑料加工企业良莠不齐,大量小作坊企业的简易生产工艺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有金融网站首席分析师认为,《规定》旨在提高行业门槛,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然而记者从广东本地一些规范的废塑料企业了解到,《规定》并非有大量新提法,而更多是之前一些已有强制性规范的集纳并“再度强调”,在行业加强严控的大背景下,《规定》能否如愿实施还要看执行是否到位。
业界的看法并非空穴来风。以禁止利用废塑料生产超薄塑料袋和食品用塑料袋为例,4年前的“限塑令”跟目前的《规定》在“超薄”的厚度上界定是一样的,但记者连日走访广州市内各大农贸市场发现,超薄塑料袋仍是菜贩子给买菜者的标准搭配。考虑到这些超薄塑料袋的大量和廉价,几乎可以断定它们都是由低成本的废塑料回收制成的。超薄塑料袋供应的畅旺折射出背后废塑料违规加工的蓬勃。
“在超市塑料购物袋要另外加一两元购买,但菜市场都是免费给的,一个不够还可以给多两个。”在荔湾区逢源市场,李姨对超薄塑料袋见惯不怪。因为需求量大,该市场入口还有一家店铺专卖超薄塑料袋。市场内不时还会有无证厂家的人员骑着三轮车向档主兜售超薄塑料袋。
记者走访的并非个案。民间组织“限塑小组”2011年对北京、广州等多个大城市所作的调查显示,九成菜市场免费送塑料袋,且大部分是不达标的超薄塑料袋。而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今年5月从广东多个市场抽查发现,八成以上使用的是价格低廉的超薄塑料袋,市场内的塑料袋专营店售卖的塑料袋七成是无证产品。
探因
有令难禁落后产能死灰复燃
“超薄塑料袋量大价低,要赚钱肯定是要低成本,不然根本不划算,污水臭味自然不会处理。”广东一家正规废塑料加工企业人士告诉记者,违规企业大多位于城乡结合部,是家庭小作坊式,“产品原料就是私下找生活垃圾收购站采购,大多把垃圾中的旧塑料袋,洗一洗,溶掉就可以做了”
而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环保专家董金狮也透露,许多不合格塑料袋的原料来源十分复杂,可能是由废弃的塑料药瓶、一次性针筒、塑料桶等回收废塑料粉碎而成,也不排除企业在生产中添加工业碳酸钙等工业级原料,生产出的塑料袋往往带有刺鼻的异味和大量杂质。
“一些有色的超薄塑料袋多是企业使用回收废料生产,为掩盖废塑料的杂质,在生产中添加色母料给塑料袋染色,废塑料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渗入食品内对人身体造成伤害。”
据业内人士透露,像广州周边的塑料品批发市场,都有卖超薄塑料袋的。“之前我到广佛一带的违规小作坊企业看过,到处都是废塑料,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苍蝇乱飞。有些企业为节省成本,将没有拆解的塑料直接焚烧,那股终年不散的废气让人反胃,连水都是黑的。”有塑料企业人士称。
本报日前曾报道,本周一下午,阳春市环保局联合有关部门,将位于陂面镇的两家无牌无证塑料拉粒厂实施停电关闭。这两家违法建设生产的塑料厂采用落后的熔炼塑胶生产工艺,造成恶臭污染,被投诉多时。
而像本报记者此前采访的“废塑料的华尔街”顺德杏坛镇,当地“持证上岗”的企业只有6家,但这个庞大的产业链上的企业整个镇估计有800多家,以小规模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居多。
“限塑令”实施之初,不少超薄塑料袋生产企业纷纷停业或转产,一定时期内引发了产业格局调整。如今,随着“限塑令”风声远去加上限塑效果不乐观,董金狮表示,除了一切企业重新生产,此外还新增了不少企业。“生产企业增多,企业间继续展开价格战,生产者不再研究技术而是研究怎么”省钱“。期间,黑心企业用废料代替纯原料成为企业间无可争议的选择。”
控制使用劣质产品
推进企业入园管理
■建议
对于正规企业,《规定》并不难执行。因为之前行业规范也有类似提法,有一些条款是吸取了地方实践中的成功做法。王鉴雄说,例如“禁止在居民区加工利用废塑料”,广东早在2006年出台的《省进口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污染控制规范》就规定“厂界距离居民文教区等敏感地区大于200米”,这条《规定》其实比广东省的要求还松一些。禁止焚烧废塑料利用后的垃圾,国家和省此前也有类似表述。“所以关键在于执行,政府要杜绝这些废塑料违规利用生产,要通过在消费者使用端的切实控制来倒逼。”
“政策实施的政府责任部门亟待明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名表示,当年“限塑令”的第一份文件只规定了相关部委局的职责,未明确政策的整体实施应由哪个政府部门负责,导致“限塑令”逐渐淡出。如今的《规定》除了明确“省级环保、商务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核查并公布合格的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名单”之外,其余的条文都没有表示任何的实施部门,这不免令其效果蒙上阴影。
像禁用废塑料超薄塑料袋,董金狮建议工商部门负责管理流通领域的一切产品质量问题,质监部门负责管理生产领域的问题,“工商、质监联合执法而不是相互推脱,联合执法从流通领域可以追溯到生产源头,从生产企业可以洞察产品的流向。”
他说,市场管理者作为商户的第一道监管关卡,应该积极宣传政策,并对商户采取统一监制塑料袋、指定塑料袋销售点等措施引导,学习限塑效果较好的市场管理者的成功经验,必要时采取押金、保证金、内部处罚、向工商执法部门举报等方式。
此外,今年来受外部环境和成本上升影响,正规废塑料加工企业订单明显不足,“去年需要错峰用电的,今年许多企业开工不足,电力都没有停过。”王鉴雄称,应该制定鼓励正规企业的政策,避免企业因成本压力重新投向超薄塑料袋这类需求大的落后产能。
据悉,为缓解正规塑料加工增加的成本和治污压力,国家在《规定》中鼓励废塑料加工利用集散地对废塑料加工利用散户实行集中园区化管理,集中处理废塑料加工利用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
据省环保厅介绍,其实我省肇庆的废五金回收管理已有成熟经验,废塑料也正按“圈区管理、提高门槛、总量控制、淘汰落后”的原则,逐步推进入园管理。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等珠三角核心区域以外地区,塑料再生行业、再生塑料制品行业分布较广泛,对进口废塑料有较大需求的地级以上市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规划建设进口废塑料园区。
根据《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省将投资6亿元续建肇庆广宁、江门鹤山2个进口废塑料加工利用园区,投资10亿元。新建地级市进口废塑料加工利用园区(珠三角核心区以外地区)。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