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迎击7月份以来的连续较大洪峰袭击后,三峡水库连日来将下泄流量加大至4.5万立方米每秒左右,以腾出防洪库容,备战上游再次来水。有舆论认为,三峡水库调度“上也为难,下也为难”。即减少下泄,上游防汛形势紧张;加大下泄,中下游防洪压力增加。
对此,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面对今年的洪水量级和类型,通过实施科学调度,截至目前,“总体来讲上下都不难,都在防控之中”。
三峡拦洪不是重庆水位升高主因
记者:有人质疑是不是三峡工程加重了上游的防洪负担,“保武汉就要淹重庆”?
蔡其华:这是对三峡工程的误读,重庆被淹与三峡水库回水没有关系。
重庆寸滩水位高涨,是因为在重庆下游的铜锣峡十分狭窄,大水时会产生壅高20多米。所以,三峡水库拦洪时,坝前水位虽有升高,但对重庆水位的影响不大,甚至没有影响。重庆水位升高主要是金沙江、岷江及嘉陵江来水及铜锣峡峡口壅水所致。
洪水到来之前,三峡水库加大泄水、腾出库容,降到汛限水位145米,汛期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方针,兼顾左右岸,协调上中下游。当上游来水大而下游水位高时,三峡水库拦蓄洪水;下游退水后三峡水库要把拦蓄的洪水尽快下泄,腾空库容迎战下一轮洪水。
三峡水库百年后还有86%的防洪库容
记者:有人担心,泥沙淤积会不会影响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和使用寿命?
蔡其华:只要按照设计要求排沙,即便不考虑上游建库调度对泥沙的影响,三峡水库百年后还有86%的防洪库容可为子孙后代所用。
三峡水库泥沙调节采用“蓄清排浑”的调度运用方式:在汛期来沙多的季节降低库水位运用,即将坝前水位控制在较低的汛限水位;汛末少沙时期水库蓄水,将坝前水位逐步抬高至正常蓄水位。
在近几年的三峡水库防洪调度中,充分考虑了排水走沙问题。今年7月份长江上游发生的三次洪水过程中,控制三峡水库日均下泄流量至4.3万立方米每秒,最大排沙比为30%以上,平均排沙比20%以上,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有效减少了水库泥沙淤积。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做好三峡工程防洪调度,必须把握防洪、走沙和河道正常发育三个关键。
由于长江汛期持续时间长,且长江上游大洪水大多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对于长江干流警戒水位以下的洪水,在未出现较大险情时,尽可能依靠河道下泄,使三峡水库留有一定的防洪库容以防御可能发生的大洪水。
(据新华社武汉7月31日电)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