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青海油田石油勘探人:在高原深处找油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10/2012 15:18:40   来源:新华网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这是青海当地人对柴达木盆地的生动描述。正是在这片荒无人烟、戈壁沙漠的高原盆地上,默默驻守着一支致力于寻求地下石油资源的勘探队伍,他们常年工作和生活在高原盆地上,是这片高原大地的第一批征服者。

  记者近日跟随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青海物探处249队,走进了被人们称为“生命禁区”和“月球表面”的柴达木盆地一大山峰――英雄岭,近距离采访了在英中地区进行三维勘探的石油人。英雄岭海拔在2850-3640米之间,最大落差达800米,沟壑纵横、犬牙交错,多为断崖,含氧量只有平原的70%左右,饺子、面条、米饭必须用高压锅才能煮熟。乘坐的“全地形越野车”几乎都是在连续直角转弯的山路上蜿蜒前行,不时会在坡度近60度的地方突然停下缓慢爬行,两边都是悬崖峭壁,所经之处布满了用于三维地震数据采集的电缆和埋有炸药的标志。颠簸使得身体不时从座位上弹起,紧张和担心使得手心出汗。

  司机王强今年37岁,已经在类似的山路上跑了十几年。“我们经常在山顶一个车身加一米的地方倒车,为了保证你们的安全,今天选择的山路已经是我们的平安大道了。”他有说有笑,试图减少记者的恐慌。

  在为时近2个小时的艰险路途中,同行的物探处信息员古凯讲述起了他自己的物探生活。他说:“我昨天刚跟八岁的女儿打了电话,孩子每次在电话都会问我,爸爸什么时候回家。”说起女儿的时候,古凯极力克制眼泪流出。他的家安在河北涿州,虽然来青海只有三、四年,但是高原气候和风吹日晒已经给他俊朗的脸庞增添了几分沧桑,本来较为白皙的皮肤也已有了勘探人特有的绛紫色。他说,虽然很想念孩子,但并不想让妻子带着孩子来看他,因为这儿的条件太艰苦了。

  勘探人所经受的自然条件和生活工作条件的艰辛,在记者登上海拔3648米英雄岭主峰的时候有了更深的体会。在那儿记者见到了来自四川的尹丛玖,作为带班的班组长,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10岁,当时正与工友一起用一根长约2米直径约40公分的钢管抬着一个重达90公斤的钻机在陡坡上缓慢行走,这个设备是刚通过粗粗的绳索从悬崖的另一头缓慢滑行过来的。一套用于勘探的钻机重达400公斤,为了便于人工肩扛,一般都分拆成几部分,搬到钻井地方的时候再重新组装,每扛20米工人都要歇一会。英雄岭的很多地方车辆无法到达,需要人工肩扛设备,在断崖之处,为了保证人员安全和减轻高原劳动强度,青海油田物探处发明了用绳索运送设备的方法,他们自称为“飞虎队”。 对于实在无法人工抬设备的断崖处,他们从2011年起启用直升机运输三维地震设备。

  记者吃力走过去采访尹丛玖的时候,他小心放下钻机,喘着大气用浓厚的四川话笑着说:“我已经习惯这份工作了,辛苦是为了个人,也为了大家,值得。”他和工友们为了肩扛设备,都穿着厚厚的棉服,即使如此一个月下来衣服就被磨烂了,他们的肩膀早就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尹丛玖1991年开始在新疆从事类似的工作,5年前又带着妻子来到青海油田。他给记者指了指大约2公里之外的一个山顶,那儿有5个绿色的帐篷,是他和妻子以及工友们的家,妻子负责给他们5人做饭和送饭。他说,如果他们作业的地方离家较远,妻子就要翻山越岭地来回走4个小时左右给他们送饭。在英雄岭上,像尹丛玖这样的家随处可见,而且一安至少半年,一千多名勘探人就生活在这样的帐篷里。

  对于高原山顶上的家,陪同记者采访的物探处项目建设总负责人李光耀同样有着深厚的感情。将近50岁的他,已经在野外从事石油勘探工作26年了,流动的帐篷是他人生岁月中最为重要的家。他说:“忙的时候我们要连续7个月住在帐篷里直到项目做完,安在高原上的帐篷,晚上阴深寒冷。”他那本来健步如飞的双腿如今已经变成了严重的老寒腿,即使如此,他仍一年四季穿着厚厚的棉裤坚持在野外工作。在野外勘探,能够保证吃饱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连续几个月不洗脸洗澡那是常事。柴达木盆地一年四季刮沙尘暴,从下午3点一直到晚上12点,在帐篷里做晚饭是很困难的,他们经常饿着肚子睡觉,早上醒来满脸都是沙子。“所以,从事勘探工作的都是清一色的男性,经受着远离家人的寂寞和痛苦。”

  他哽咽地对记者说,自己永远忘不了2005年5月13日发生在这儿的悲剧,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一夜之间夺走了15名勘探人的生命。但是,悲剧并没有阻止他们的勘探步伐,反而激励着他们连续勘探发现了储量超亿吨的昆北油田、英东油田,为青海油田到2015年打造成年油气当量达千万吨的高原油田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青海物探处249队队经理刘海涛告诉记者,三维勘探找石油是很复杂的,尤其是在自然环境恶劣的高原盆地上。三维地震勘探先后要涉及测量、钻井、放线、采集四道施工工序,就如同为地球做“心电图”。为了便于车辆行走和运输设备,他们在英雄岭上硬生生地用双手推出了600多公里的山路。三维勘探是人员和技术密集型的作业,他们在英中的勘探作业从今年3月开始,到现在投入了施工人员3600人,机械设备407台套,已经全部完成测量物理点140778个,满覆盖面积达252平方公里,已经完成计划钻井39304个的87.7%,每个井中都埋有炸药雷管,并用专用的地震勘探电缆铺设到测好的接收点上,通过引爆炸药进行人工地震并通过采集设备进行地震信号的接收,所有的数据采集任务将在8月份完成。

  “情为找油找气所系、汗为油田发展而流”,这是记者在上山前在249队营地看到的标语,他们走到哪里,这个标语就会带到哪里。“烈日抹不去汗水,洪水冲不掉足迹,艰险催不垮意志,狂风吹不走精神”,这就是默默驻守在高原上的石油勘探人最为朴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