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十年间煤价涨幅高出电价十倍 电企无奈去养猪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21/2012 15:34:07   来源:新华网

  近一段时间来,实行居民阶梯电价正引起各方激辩,焦点直指电价上调。许多人要求电力公开成本,要明明白白消费。我国居民电价偏高吗?上调电价合理吗?记者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是,我国居民电价的确偏低!

  长期以来,相对于煤炭等燃料成本的快速上涨,国内电价水平始终处于人为抑制状态,发电企业也因此丧失持续发展能力。而且,实行居民阶梯电价,主要针对的还是那些高耗能用户,对平常百姓来说影响不大,并且一味抑制电价上涨不利于提升居民的节能意识。

  十年间煤价涨幅高出电价十倍

  为什么说“涨价有理”呢?电改十年来,包括石油、煤炭在内的一次能源价格呈现快速上涨,这是电改之初所未料到的。以上市公司“华电国际”公布的数据为例,2000年—2010年,该公司发电用煤平均价格从每吨227元上涨到799元,而发电售价仅仅从每度0.335元上涨到0.410元,十年间煤价涨幅比电价高十倍以上。

  电监会高级工程师吴疆说,考虑到煤炭价格的上涨,中国虽然也像其他一些国家一样,公布了“煤电联动”价格传导的政策,但在实际执行中政府有关部门却一再人为滞后。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的煤炭价格追随国际市场出现了2.5倍以上的增长,而电力销售价格仅仅增长了30%—40%,电价增长幅度只有煤炭涨价幅度的15%左右。

  “多煤少油贫气”的资源国情决定,长期以来中国电力70%以上装机、80%以上电量来自火电,而火力发电的成本中60%—70%为煤炭燃料成本。但厂网分开之后,中国的电力企业更加分散也更加独立,在巨大压力之下竞争意识更加强烈。近十年以来,通过不断内部挖潜提高效率,全力消纳了上述成本压力,保障了电力供给,履行了社会责任,但同时也在被迫透支着未来。

  湖南省电力公司交易中心主任李湘祁说:“现在,电价被当成国家调控CPI的手段。湖南工业调过多次了,而居民用电5年多没涨价了,一直还是5毛多。这一次阶梯电价调整,居民要承担涨价与节能减排的责任。这不是变相涨价,本来就是要涨价。哪里还有这么低的电价?”

  一些业内专家认为,这次居民阶梯电价调整,以居民现有承受力,应该可以接受。按国际标准算法,国内居民电价应涨到9毛钱。政府为照顾百姓利益,每年交叉补贴2000多亿元,但居民认为没有得到实惠。实际上企业高电价,转嫁到了产成品,使工人工资空间缩小,最终还是让百姓间接承担了。电价按成本核算后,政府可以现金形式补贴困难户,把暗补变成明补。

  扭曲电价让发电企业“失血”过多

  当前,中国电力的发展水平不可谓不先进,但电力行业却快要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因为发电企业“失血”过多,“造血”功能紊乱。

  据吴疆介绍,目前,中国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标准已高于欧盟等发达国家,单位火力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已经下降到2.8克/千瓦时以内,从2009年开始即已优于美国3.4克/千瓦时的水平。从供电煤耗来看,截至2011年底,中国供电煤耗下降到330克/千瓦时、发电煤耗下降到309克/千瓦时,已经达到世界比较先进的水平。

  但如此成绩背后,却是五大发电集团身陷财务高风险区,资产负债率高达85%,企业资产结构失衡,持续经营后继乏力。吴疆认为,中国大型发电企业资产结构不良、难以持续经营,核心原因在于发电领域形成多元竞争的市场格局之后,电价体制改革严重滞后,长期人为抑制电力价格的正常增长,使电力企业无法正常营利,失去自我“造血”能力。

  2002年五大发电集团的发电成本仅有1133亿元,到2010年已经达到5436亿元。推动发电成本上涨的首要因素就是煤炭燃料成本。2006年—2010年,五大发电集团燃料成本增长164%、发电成本增长130%,但同期上网电价仅仅增长17%。放任煤炭等上游产品涨价,而长期人为抑制电价增长,在全球范围一次能源大涨价的背景下,相当于让电力行业为上游产业埋单。2002年至今电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基本稳定在60%—65%,而发电企业则从65%左右急剧攀升到85%,投资收益下降而风险显著增加。

  中国电力企业目前的高资产负债率绝非“跑马圈地、盲目扩张”这样简单。与世界电力企业相比,中国电力企业的所谓高资产负债率本身根本不是问题,折射出的恰恰是人为压低电价、限制电力企业正常收益的管制问题。煤电联动在执行中的人为滞后,并非联动政策本身的问题,而是配套的税收、补贴政策缺位的表现,是相关部门习惯抓企业、不善管社会的表现,是公共治理领域思维不系统、政策“跛足”、宏观调控缺乏“组合拳”的表现。

  年出栏400头猪的无奈

  说到微利甚至亏损下的钢厂“养猪”,大家都深表无奈与同情。而大唐湘潭电厂年出栏400头生猪的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电厂职工最引以为豪的是分过一次无公害鲜猪肉。然而,猪肉再香,也掩饰不住电厂厂长赵云辉一身的疲惫。

  作为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赵云辉仍在城头苦苦坚守。城墙内,他要稳定住1300人的职工队伍。现在,由于电厂持续亏损,来电厂应聘的名牌学校学生变得罕见了。而发电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赵云辉担心“当哪一天发电企业的春天来了后,没有人来种植春天的花朵了。”

  2011年,大唐湘潭电厂亏损3.79亿元。今年前4个月,尽管煤价趋稳,但由于负荷率不到10%,亏损仍有5900万元。今年,湖南水电来峰偏早,加上用电需求放缓,电厂4台机组、180万装机中,只开了一台30万千瓦的机组。虽然电厂资产负债率100%,越发越亏,但不能申请停业,财务费用、人工工资、折旧照样发生,不发电更亏。

  “现在的电价不是一个真实的电价,很多企业的盈利是电力企业的亏损送的。这也逼得发电企业不去干发电企业的活,跑去开煤矿、修铁路。”而养猪,是赵云辉此前在株州电厂搞房地产的延续。“我们现在养猪,每年出栏400多头生猪,还自己种菜。当然,这事从厂网分开就开始了,只是没现在规模大,当时并非因食品安全问题。当逼着电厂做这些时,这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哪里?照此下去,没有火电的继续投入,明年后年全国可能还会拉闸限电。”

  赵云辉说,“电是商品,不是福利。建国以来,哪种商品都比电价涨得快。国外居民电价普遍高于工业电价。作为刚性需求的粮食、蔬菜价格上来了,而同样刚性需求的电为何涨一点这么难!”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也认为,当前电力价格总体偏低,价格没有反映需求,致使高耗电产业都跑到中国来了。目前,整个电力行业,特别是五大集团亏损或微利经营是不可持续的。(记者吕福明 李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