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金融机构分析国际油价走高对美欧及中国影响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06/2012 13:29:33   来源:中新网   作者:姜煜

  今年2月以来,国际油价一改此前持续盘整的颓势,开始强劲上升。瑞银和澳新银行5日就此作出的分析认为,美国政策不太会被近日的油价上升所左右,欧洲则可能被“束缚手脚”,而当前油价上涨在中国引发经济下行风险的可能性甚微。

  据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分析,本轮油价上涨受到了来自供给面和需求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从供给面来说,伊朗局势紧张无疑是短期内推高油价的导火索,从需求面而言,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基本面持续好于市场预期,尤其是美国和欧洲,给油价上涨带来了支撑。

  汪涛认为,油价上涨对通胀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将更加复杂。美联储更看重核心通胀,因此政策不太会被视为“暂时性上涨”的油价左右。相比之下,更看重整体通胀的欧洲央行可能会因此被束缚住手脚、不敢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而油价上涨可能造成食品在内的大宗商品整体性上涨,这使得新兴市场国家本已下行的通胀再次抬头、从而有可能改变货币政策周期。

  澳新银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中国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则就油价上涨对中国的影响分析认为,虽然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很高,但油价上涨引发该地区一轮经济下行的风险可能性甚微。

  他称,今年以来,中国的一些举措分散了石油进口的风险,而中国的成品油是被严格管制的,国际油价对于中国油价的传导机制并不直接。燃料价格走高或将引致中国通胀上行风险,但目前来看,全面通胀的风险还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