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市的空气是轻度污染,大概是PM2.5惹的祸。”3月2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赵启正回答第一个提问时说。会议的第一个提问就是关于PM2.5。
2月2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构成我们“沉重”的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终于写入“国标”。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
如何提高空气质量,早已成为此前地方两会的热点,而相关议案提案也已经摆在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案头。
我们的空气怎么样
去年10月,连续的雾霾天气让普通公众的视野中频繁出现PM10和PM2.5等新名词。众多看似对PM2.5的热闹关注中,除去基本概念和直观感受,其实公众对于PM2.5等大气问题仍几乎“不知情”。
我们的空气到底怎么样?
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的空气质量报告,在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连年下降的情况下,颗粒物已成为北京空气污染首要问题。
2011年,北京PM10(大气中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的年均浓度超出国家标准的14%,同时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的污染问题也凸现出来,PM10中大约有一半是PM2.5,它能凭借更微小的身躯进入肺泡,直接危害健康。
此次写入新标准的PM2.5日均限值为75微克/立方米,这代表了怎样的空气水平?
“世界卫生组织PM2.5的安全日均浓度准则值为25微克/立方米,PM10为50微克/立方米。而我国目前的PM2.5及PM10的标准分别是这个准则值的3倍。”专家表示,我国新引入的PM2.5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最低的一档。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认为,即使是最低一档,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后,中国仍将有2/3的城市达不到空气质量的要求。
在最为公平的资源——空气的面前,撇开起哄式的喧闹,对比实在的数字,我们发现,对空气的担忧,并不是过虑了。
监测治理起步
“这是很重要的进步!”在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看来,虽然新标准仅与世界“低轨”相接,但也足够振奋人心。吴晓青认为,根据目前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大气污染状况,这一PM2.5限值是适应现阶段国情的数值。
同时,在今年参会的一些代表委员看来,两会前公布这个标准,反映了国家及时听取、回应民意的进步。
PM2.5自去年10月引起公众高度关注后,11月16日就首次被提出将纳入新国标。在获得了公众“普遍赞同”后,在12月底的环保部常务会上即获得通过。两个月时间里,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进行了一次良性互动。
今年1月21日起,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网站开始对外发布PM2.5小时浓度数据,并且27个监测子站开始实时发布3项常规污染物的小时浓度。
“实时的数据更贴近民众实际感受。”监测中心大气环境自动监测室李工程师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以前,公布的污染物浓度和空气质量评价是全市日均值,跟实际感受会有些出入,但现在大家可以参考离自己较近的监测点的实时数据。”
截至去年底,具备PM2.5监测条件的城市有56个。到2016年,PM2.5监测将推广到全国。
今年3月2日新标准正式发布后,PM2.5不仅要监测,还有了“达标”的硬任务。2016年1月1日是新标准在全国各地实施的“关门时间”。
如果我是代表委员
如何尽快达到空气治理新标准?2月2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一共提出了5项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突出抓好机动车污染防治等。
代表委员们也带来了“高招”。郑州大学副教授舒安娜委员通过半年的调研,带来了提高检测标准、提高空气质量的提案。
很多走不进会场的专家学者,也把自己放在代表委员的位置上,对改善空气问题不吐不快。
环境科普学者李皓认为,除了调整产业结构等大动作,也有一些简易有效的方法来改进空气质量。比如修剪城市草地一年限制在5次以下,保持草地20厘米的高度,让其有较好的吸尘能力;建筑工地采用吸尘透水的碎石地面,而不是水泥地等。“民众的深入了解和关注也是大气环境治理的重要助力。”李皓说。
“PM2.5看上去是个环境问题,实际上也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关注大气治理的代表委员们认为,从PM2.5的监测和公布到排放控制和综合治理,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