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面对资源环境价格矛盾的日益凸显,上海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价格改革步伐,健全和完善价格体制机制和价格政策体系,谋划如何更好运用价格杠杆促进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
上海近期可以重点深化研究的价格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运用优惠价格政策,促进重点创新项目建设。通过对自主创新重点建设项目和新兴产业,在价格和收费上给予优惠,形成促进自主创新的经济激励,引导资源流向自主创新的重点领域。例如,对确定的自主创新项目、经认定的自主创新企业,及张江国家级创新示范区等重点创新区域,研究制定差别化能源价格政策及补贴政策、税收优惠及收费优惠政策。
二是,实施激励价格政策,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加快研究对上海本市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试行新车免牌照费、购买节能低排放车减轻贷款道路通行费等一系列鼓励政策,通过激励性价格和收费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海在落实国家阶梯电价方案的同时,应研究如何与现有的“峰谷”电价有机结合,并进一步增加差异化,制定符合上海市情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用电价格。在确定分布式能源气价时,按照体现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削峰填谷的特点,研究制定价格折让方案。此外,相关部门应开展联合调研,推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及运行体制等体制问题的研究。
三是,深化资源价格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前面30多年的价格改革,基本完成了一般商品价格的改革。而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大体始于2003年。面对资源环境价格矛盾的日益凸显,要把握好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力度和节奏,统筹好各方关系,稳妥推进。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建立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实行差别定价等政策措施。
四是,健全环境价格体系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健全“谁污染、谁付费”,“多污染、多付费”的环保收费制度,完善有利于总量控制、源头减排的收费政策。健全完善环境监测、环境评估、机动车排气检测等环境服务价格,推进环境服务专业化产业化发展,促进环境服务市场的形成。健全排污收费制度,探索分行业、有差别的排污收费政策。推进环境价格机制创新,完善废弃物处理和环境服务收费政策。
五是,运用差别价格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完善电力价格政策,结合产业政策,加大执行差别化、限制性、惩罚性电价政策的力度。运用价格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逐步提高落后产能企业使用资源的成本。
(注:作者张丽为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价格研究所副所长,王莹莹为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价格研究所经济分析师。)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