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我国碳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1/21/2011 09:02:48   来源:中国能源网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并提出要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而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称,即将开始碳排放交易试点。有关专家预计,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09年全球碳市场交易量总价值达1440亿美元。中国的碳交易以CDM(清洁发展机制)为主。2009年中国CDM交易额,约占国际CDM市场一半以上。

  在日前闭幕的2011第二届中国国际气体能源峰会暨生物天然气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理经梅德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北京市环境交易所成立3年以来,真正的碳交易量约300万吨,在全国各环境交易所中排名第一,但这一交易量还不到欧洲气候交易所一天的交易量。

  据介绍,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支付另一方从而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减排目标。在6种被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为最大宗,所以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计算单位,通称为“碳交易”。其交易市场称为碳市场。

  “中国的碳排放问题处于一种两难境地,既要减排又不能影响经济发展,这就如同"空中加油"一样。”梅德文强调,“碳交易对技术、政策、信用、金融体系要求极高。在某种程度而言,是个奢侈品。如果没有严谨的核证体系、可靠的信用体系、公平的分配机制以及严格的监管体系的支撑,就如同印假钞一样,会带来巨大的寻租机会。”

  梅德文介绍,碳交易市场建设有五大流程:确定总量、分配配额、核证注册、交易、惩罚机制,除了核证注册与交易,其他环节都需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因此对政度设计及政策制定的要求很高。

  而在推进区域减排市场建设的同时,有专家也在呼吁积极推进行业减排市场的建设。

  据悉,我国将在2013年形成区域减排市场,2015年形成全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