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跋涉了近9年的电力主辅分离改革终于落定。接下来,按照2002年拟定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和竞价上网”的四步走方针,将围绕输配电环节展开并实现分开。
然而,在业内看来,完成输配分开的难度将远远高于主辅分离,因为此次被剥离的资产并非电网的优质资产,有些甚至被电网视为包袱,这些“辅业”的剥离并不能撼动电网的主体,而输配电环节,一直是电网的核心资产和利润所在,对于外界,电网的输配电成本一直是个谜。
目前,中国的电价构成主要由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三部分组成。其中,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均通过政府调控定价,而输配电价由电网企业自行核定,并根据电力购销差价核定。
但是,电网企业对于这部分电价的组成的公开数据一直都比较模糊。目前,电网企业对于输配电的成本采用“大一统”式的核算方式,对于核算规则的具体应用和对费用的分类都比较粗,仅停留在二级科目以下。
然而,根据2005年颁布试行的《输配电成本核算办法》,公开的“输配电成本”必须在“生产成本”科目下单独设置“输配电成本”二级明细科目,并在“输配电成本”科目下设置材料费、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其他费用等三级科目,该《办法》还对材料费、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和其他费用等具体所指进行解释和说明。
不过事实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该《办法》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施行。电网企业公布的输配电成本组成依旧不清晰。
根据电监会发布的《2010年电力监管年度报告》,2010年,中国主要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合计4222.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92%。主要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构成中,折旧、职工薪酬以及其他费用分别占41.64%、19.32%和27.15%。
高达27.15%的其他费用并未指出具体的用途。这些费用中哪些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输配电成本,电网企业并没有提供,输配电成本也因此备受诟病。而这正是坊间对于电网企业“垄断输配电价”、“电网高薪”及“天价福利费”的争议所在。“输配电价成本公开的意义在于,可以厘清各部分电价的成本,一来可以打破电网对输配电价的垄断,形成良性的电价形成机制,避免扭曲的电价构成,二来可以对下一步电力体制改革的输配分开和输配单独核算铺平道路。”
所谓输配分开,是指将输电和配电环节从资产、财务和人事上分拆,形成单独的“输电企业”和“配电企业”。其中,输电环节主要由现有电网管理,而售电环节主要由地方供电局改组为多个独立的法人实体进行管理,配电网则下放到地方。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