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每日能源参考:甲醇期货上市 光伏小企业现停产潮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0/28/2011 10:03:34   来源:新华能源

  欧洲一揽子决议推动国际油价大涨

  主要受欧洲领导人达成债务危机一揽子决议提振,国际油价27日大涨,纽约和伦敦两地油价涨幅均超过3美元。

  欧洲领导人峰会当天就解决债务危机达成一揽子决议,主要包括欧洲银行业同意将希腊债务减记50%,减轻希腊债务负担;将现有救助机制欧洲金融稳定机制的规模扩大到1万亿欧元;提高欧洲主要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到9%;以及敦促意大利加大巩固财政。

  金融市场认为此举表明欧盟的决心,可能成为终结困扰市场两年的欧洲债务危机的第一步。市场情绪因此获得巨大提振,原油市场投资者乐观情绪高涨,交易异常活跃,交易量高出30日均值约40%。

  同时,一揽子决议极大提振市场对欧元的信心,欧元飙升,导致美元大幅走弱,对一揽子货币大跌1.6%左右。计价货币美元走弱推涨包括原油、黄金、铜等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

  另外,美国商务部当天公布数据显示,由于消费者开支增长,美国第三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幅按年率计算为2.5%,明显快于前两个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加快缓解了投资者对未来原油需求的担忧,为油价上涨再添动力。

  到当天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大涨3.76美元,收于每桶93.96美元,涨幅为4.17%,盘中最高达到每桶94.25美元。12月交货的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17美元,收于每桶112.08美元,涨幅为2.91%。(新华网)

  国家发改委:炼油业“亏损缓解”

  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中国炼油行业的“三季报”。10月26日,国家发改委称,“今年1月-9月,炼油行业整体运行平稳,行业产值和投资平稳增长。同时,原油加工量稳步增加,但增速有所回落。”国家发改委强调,“随着原油价格波动回落,行业亏损有所缓解。”

  数据显示,今年1月-9月,炼油行业实现产值2.277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累计完成投资974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9月完成投资148亿元,同比增长22.3%,增速高于前9个月的平均水平。

  在产值和投资实现同比增长的同时,中国炼油业总体却还是出现了亏损。数据显示,今年1-8月,炼油行业累计亏损18.4亿元。但国家发改委介绍,亏损已渐渐好转,“中国5月炼油行业由盈利转为亏损,6月亏损额为年内新高,7月和8月的亏损有所缓解”。

  此外,国家发改委介绍,9月原油加工量为3609万吨,同比增长1.5%,成品油产量2181万吨,同比增长4.5%。但4.5%的增速低于前9个月的平均水平。对此,国家发改委解释,“由于去年三季度广西石化投产,今年没有新投产原油加工项目,造成9月份原油加工增幅低于前9个月平均水平。”(国际金融报)

  四季度用电量预计增长13% 今冬明春电力供需偏紧

  中电联27日发布的《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11年前三季度)》称,前三季度电力消费总体旺盛,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51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5%;预计四季度用电量增长13%,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7万亿千瓦时。

  《报告》分析称,前三季度全国用电形势呈现总体旺盛、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较快增长的特征。从各季度的增速来看,一、二、三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2.7%、11.7%和11.5%,增速逐季高位回稳。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4和1.6个百分点。

  中电联表示,受基数影响,第二产业及工业用电量增速有所回升,其中轻工业用电量增速连续低于重工业,且差距逐月拉大;整个制造行业的用电量在前三季度保持高位,从年初起用电量逐月增加并连创新高,且日均用电量连续6个月超70亿千瓦时。

  中电联预计,四季度,全国电力消费将继续保持并延续平稳增长态势,预计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3%左右,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左右。今冬明春,综合因素作用下有可能出现局部地区电力缺口增大、供需矛盾更为紧张,今冬明春全国最大电力缺口3000-4000万千瓦。

  中电联表示,针对上述情况以及电力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等问题,应采取措施做好电力运行和可靠稳定供应。(上海证券报)

  电企业绩垫底 上调电价预期再现

  27日,电力板块表现强势,截至收盘板块整体涨1.45%,涨幅居前。上海电力涨停,华电国际、华电能源涨幅均超过4%,国电电力、深圳能源、皖能电力涨幅均超过3%。

  单就电力行业三季报来看,电力板块在基本面并无支撑。据统计,截至27日,申万行业27家火电A股上市公司中,17家公司发布了三季报,其中11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出现了下滑,建投能源、吉电股份甚至出现亏损。

  有分析人士指出,电力板块此轮上涨主要的催化剂或为电价上调预期。

  国家电监会总监谭荣尧日前表示,今冬明春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将达2600万千瓦。分析人士指出,广东、广西、贵州等南方各省和华中地区的湖南等省市来水偏枯只是加剧了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煤价持续上涨才是广大火电企业发电动力不足的主因。

  “如果电价上调将进一步推升煤价。”出席2011年国际煤炭峰会的一煤企负责人指出,今年上半年,发改委曾上调了部分地区的上网电价,但是煤价随即跟涨。

  如今,电价未动,煤价已经创出新高。26日,秦皇岛煤炭网公布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平均价格,本期价格报收853元/吨,环比上涨0.71%,同比增长14%。自8月31日以来已连续八周上涨。(中国证券报)

  两石油巨头三季报发布 日赚6亿元

  两大石油巨头昨晚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受国际油价高位运行以及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放缓影响,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前三季度中石化净利润596.6亿元,同比增长6.3%,较上半年利润增幅11.9%有所放缓。而中石油前三季度净利则达到了1034.37亿元,同比增长了3.5%,较上半年利润增幅仅1%有所加快。不过两巨头仍日赚颇丰,前三季度两大石油公司相当于日赚约6亿元人民币,这一数额也与其上半年的这一数据相当。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分析称,三季度尽管国际油价处于高位运行,按照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甚至一度满足上调价格条件,但整个三季度国内成品油价格未做调整,这也拖累了两大石油公司的盈利,并导致其炼油亏损在三季度持续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