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节能商业模式,能够帮助能耗企业实现对节能项目的“零投资”,以实现节能服务公司、能耗企业以及环境效应的共赢。合同能源管理(EMC)引入我国已有15年,但是这种商业模式一直以来在中国的发展却并未如所愿的那样成功。
2010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以及税务总局四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通过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事实上,在《意见》出台之后,相关部门又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文件,2010年以来,文件数量之多、内容之具体、力度之大,属历年之最。很多专业人士认为,这将是我国合同能源管理产业快速发展的新起点。
在各项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我国节能服务企业数量巨增。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公布的数据,到今年3、4月份第二批备案的节能公司已经有983家,现在进行第三批备案,预估今年年底可能会到1500到2000家。节能服务业虽然实现了数量上的爆炸式增长,但产值却增长有限。从整个能源领域的节能状况看,规模和深度远远不够。甚至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财政部共同拿出支持节能服务公司发展的20亿资金,都未能完全发出去。合同能源管理的推进,仍面临种种制约因素。
首先,用户对于合同能源管理的认识不足。国家在这方面发布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没有把节能看做国策之一,没有理解合同能源管理的创新机制,没有看到是实施节能的重要途径。甚至一些企业也把合同能源管理仅仅看成了设备销售的分期付款,使得这项业务并未像想象得那样受到欢迎。许多用能单位对自身用能的状况、对可以应用的节能技术、节能空间和节能效益知之甚少。不知道自身浪费了多少能源,不知道有多少被浪费的能源可以利用,不知道由此可以产生多少效益,对节能效果也持怀疑态度。所以在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的同时,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节能企业树立有影响力的示范工程,加强效果宣传不可忽视。
其次,缺少行业规范、标准。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在中国发展的一大障碍是难以确定节能量,如何来评估节能效益。欧美等国外发达国家,因为长期比较重视节能,所以已经有比较系统的标准计算能耗,也就是计算节能量的标准和方法,而且标准已经非常具体化。而在中国由于缺少独立的第三方对项目节能量进行评估,用户和节能服务公司对节能效果说法不一。节能结果认定风险是EMC项目面临的一大风险。由于缺乏第三方的参与和监督,容易造成EMC企业过于夸大节能技术的实际效果,而反过来,耗能企业则容易出于利益的考虑否定实际节能效果。
再次,目前我国节能服务产业仍规模较小,发展水平较低,对于节能服务产业和节能服务公司来说,要着力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要加强技术研发,拓宽服务领域;要提高服务创新和市场竞争的能力。要尽快建立健全行业的自律机制,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进一步规范,把整个产业做大做强。
此外,建立完善的节能服务企业融资机制,财政奖励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实,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应保持一致,防止节能服务公司的不公平竞争,小规模节能服务公司得不到政策扶持,合同能源管理执行力不强等都是当务之急。
发改委有关官员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间,节能服务产业将结束目前的推广阶段,进入快速发展期。未来五年,国内节能服务公司有望突破1000家,产业规模将达3000亿-5000亿元据测算,形成1吨标煤的节能能力至少需要投资2000元。在目前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全国的技术节能潜力有6亿吨标准煤。要挖掘这些节能潜力,节能投资需求达12000亿元。可见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场潜力着实巨大。在中国蹒跚十五年的合同能源管理开始了新的征程,可以预见企业之间的竞争大幕已经徐徐拉开,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其中。
由于自动化产品在节能增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自动化企业也在积极开拓中国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在此方面业界巨头西门子首当其冲。面对中国企业在节能资金及风险方面遇到的瓶颈,西门子公司推行三种节能业务合作模式:直接业务模式、与节能服务公司合作模式以及西门子自身作为节能服务公司与金融伙伴合作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第一种模式资金方可以是第三方租赁公司,也可以是西门子财务租赁公司;第二种和第三种模式即是节能绩效保证合约,也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这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可以帮助客户在实现节能的同时把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2006年西门子在中国首次实施了乌兰水泥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之后又成功实施了秦岭水泥等多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作为“能效管理专家”的施耐德电气,也是合同能源管理的积极推动者,在智能建筑、电力等领域已小有成绩今年施耐德电气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签署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拉开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能源管理服务的序幕。
在中国自动化行业,以如英威腾、智光电气等变频器企业为先,已开始合同能源管理领域的探索,虽然这些企业在这一领域经验仍显不足,但具于产品和项目工程经验的优势,而且这些企业多为上市公司,在资金上也比国内当前的中小节能服务公司更有保障,其发展势头也不可小视。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