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地震让我们更珍视能源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20/2011 07:53:17   来源:京华时报

  一家伟大的公司应该有比短期数字更为远大的目标。我们坚持做那些对于下一代来说有益处并且正确的事情。作为员工,大家会为造福社会而感到自豪。

  人物简介

  中钵良治:1947年9月出生于日本宫城县。1977年4月加入索尼公司,有30年的工程师生涯,由中钵良治研发的科研成果曾两次获得“艾美奖”专门为广播电视行业杰出成就颁发的奖项。64岁的中钵具有一种处变不惊、井井有条的气质,他曾对索尼一些持续了近60年的习惯发起了挑战要求员工关注客户的意见,这一点曾让员工很难理解,但索尼的工程师们一直相信,消费者的需求应该是被引导的、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被迎合的。2009年4月至今,中钵良治担任索尼公司董事会成员、公司代表执行官、副董事长,对企业社会责任,他也一直以主动、引导和创造的态度去面对。

  64岁的中钵良治有着典型的日本男人特点,在接受记者采访过程中,即使听不懂汉语,也会一直用关注的目光表示在倾听,并时不时会点头用日语回应一声“是”。而在回答完问题后,常常还会问上一句“我这样回答可以吗?”对于日本地震给企业和民众带来的感受,中钵说:地震后大家会觉得夜晚城市的灯火通明也是一种能耗。

  39年后实现“零负荷”

  记者:在6月的“2011中日绿色博展会”上,索尼提出了2050年实现“环境零负荷”,请具体解释一下这个概念。

  中钵良治:首先从气候变化方面,索尼将通过削减能源使用,力求温室气体零排放;资源方面,公司在资源使用量减半的同时,还将使再生材料的使用比例提高,今后力争实现重要资源的零利用;此外,索尼还全面禁止可能存在高风险的环境管理物质特定用途的使用,并且在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范围内开展业务。

  记者:目前为这个目标索尼每年的投入是多少?

  中钵良治:索尼每年对环保技术开发的投入是171亿日元,工厂的环保和管理投入是14亿日元,以上是纯环保方面的投入,在运营链的各个环节还会有环境管理方面的投入。

  记者:“零负荷”要在2050年实现,如何激励索尼人为这个目标持续奋斗近40年?

  中钵良治:2050年的确有点远,索尼目前是从终点倒推制定若干个五年计划,绿色管理2010、绿色管理2015的计划都会相继推出,每一阶段都有具体数字的目标,索尼在这方面的决心是很坚定的。

  长期有利才是真正有利

  记者:对于企业来说,保护环境也意味着更多的成本支出,索尼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中钵良治:没错。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如何能够让环保与业务很好地结合并共同发展,通常有两种模式。第一种,环保技术或实践的采用既提高产品性能又带来成本降低,比如化学物质管理、金属回收,这些会给公司带来效益。第二种,环境技术的使用会造成额外的成本。这就需要公司出于长期考虑持续投入,在国家和政府政策扶持下,坚持做对长期有利的事情。我们就是在这两个方面做着努力。

  记者:如何保证索尼的产品供应商产品也达到“绿色标准”?

  中钵良治:我们的一部分合作伙伴也有自己循环再利用的工厂和设施,与此同时,索尼还会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他们的产品达到环保要求。目前,整个索尼的供应链中,塑料废弃物的产生基本上可以达到零。

  地震让我们对“浪费”警醒

  记者:日本地震造成核泄露对环境产生影响,日本国民如何看待?

  中钵良治:地震后,日本消费者的思维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大家越来越认识到,能源是有限的、原子能也是有风险的,他们会更加自觉地去节省能源。

  记者:具体表现呢?

  中钵良治:在日本文化中一直有节约或惜物的传统。如果去日本你会发现,很多城市的大街灯火通明。这种能源浪费在许多地方都是存在的,以前大家不觉得有问题,现在很多人就在想,这些是不是都是一种额外的能耗。地震后真实感觉到能源是不够用的,为节能甚至会选择一些更贵的能源。

  记者:日本在上个世纪饱受环境污染之苦,相较于日本当时的情况,您觉得中国目前的污染有哪些新特点?

  中钵良治: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使用更多的能源和资源。达成环保、节能及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平衡,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现在,我们很幸运,因为我们同时拥有人们日益上升的环保意识和许多大有前景的尖端技术,这些对中国现阶段改变污染都非常有利。

  成本过大挑战产品回收

  记者:产品回收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再利用方式,在这方面,目前有没有什么难题呢?

  中钵良治:在日本,索尼投资了家电回收企业,对于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四类可以进行回收。对于手机、电脑等其它家电,从回收成本和利益角度来看,还是成本过高,这需要技术的突破来建立一个回收的循环。

  记者:在中国有没有产品回收的企业合作?

  中钵良治:我们正在和业内合作伙伴进行协商,研讨如何在中国建立一个回收的体系。

  记者:在未来的绿色发展中,哪个环节将对索尼挑战最大?

  中钵良治:在化学物质管理和资源方面,我们都有了比较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系统。最大的挑战可能会发生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两个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两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

  用公益加深中日民间友谊

  记者:除了环境方面,索尼一直也在关注中国的儿童公益项目,特别是流动和留守儿童,请您介绍一下?

  中钵良治:索尼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核心是“为了下一代”。2003年,索尼就开始了“索尼爱心助学工程”,我们把它简称为“黑板工程”,为什么叫“黑板工程”呢?因为在中国一些偏远和贫困的地方,孩子们还是要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学习,为了更好地帮他们实现梦想,我们希望能够改变他们的学习环境,所以我们就给他们提供一些黑板、课桌椅等教学设施。

  记者:在高等教育方面有关注吗?

  中钵良治: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我们的公益项目中都会有涉及,其中一个针对高中生的项目叫“索尼海外交流计划”。我们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这个项目走出国门,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时这个项目还有一个更大的意义,就是在中日民间促进了两国交流。

  记者:听说您在日本地震后多次提到感谢中国?

  中钵良治:是的,作为一个出生在日本东北部地震灾区并且在那里生活了许多年的日本人,我对中国人民在震后给予日本的慷慨救助深深敬仰。中日两国关系相互依存,我经常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一衣带水”,这次中国对日本的帮助正体现了这种情谊。

  社会责任促企业良性循环

  记者:能不能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谈些索尼的经验?

  中钵良治:企业社会责任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和企业利益相关方共同价值的最大化。利润是企业尽社会责任的一个基础。当企业拥有这个能力,才能够给员工提供很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以便投入更多的资金到研发中,设计更好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够纳税,为社会做贡献,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可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认同,树立起更好的企业形象,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记者:您认为企业拿出多少精力来投入到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合适?

  中钵良治:我不想从数字的角度去回答。我觉得可以有两个标准:第一,一家公司必须有一个长期的使命,指导自己为长远的目标而努力,而不是只盯着眼前的业绩数字。第二,一家公司应精心选择在自身所长的领域去做出贡献,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做出成效。

  记者:做公益为企业带来了哪些影响?

  中钵良治:一家伟大的公司应该有比短期数字更为远大的目标。我们坚持做那些对于下一代来说有益处并且正确的事情。作为员工,大家会为造福社会而感到自豪。那些认同我们价值的顾客也会认为索尼是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这种和谐共处的局面,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良好事例。

  作者:黄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