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江苏“电荒”传递转型五大信号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09/2011 12:45:24   来源:新华网   作者:周国洪

  南京6月8日电 入夏以来,江苏用电量持续攀升,电力供需关系趋紧。然而江苏省电力公司刚刚完成的一项用电结构数据分析表明,在用电量高企的背后,江苏经济正呈现出发展转型、结构调轻、能耗降低、民生改善、前景更优等良好态势。似曾相识、看似相同的“电荒”一幕,在江苏却透露出了经济转型的五大信号。

  信号一:现代服务业带动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江苏第三产业年均用电量增长16.2%,快于工业年均增速4.7个百分点;2011年1-5月份,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8.9%,又比工业用电增速快了5.4个百分点。“十一五”末,江苏第三产业用电比重比“十五”末提高了1.6个百分点,与第二产业用电量比重同口径下降1.9个百分点形成了鲜明对比。

  信号二:以高新技术业为主的新兴工业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江苏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已成为江苏工业的引领力量。“十一五”期间,江苏电子电器及元器件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年均用电量分别增长22.2%、21.5%和19.2%,用电量远远领先于其他工业行业。2011年1-5月份,江苏高新技术设备制造业用电同比增长超过20%,远远超过同期传统工业的用电增速。

  信号三: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逐年下降,高耗能工业用电增长趋缓。

  “十一五”末,江苏工业用电比重比“十五”末80.8%的水平下降了1.8个百分点,2011年1-5月份继续下降到78.7%。与此同时,传统高耗能工业行业用电增长明显放缓,2011年1-5月份高耗能工业行业用电量增长9.3%,低于全省13.5%的工业增速水平约4.2个百分点。

  信号四:居民生活用电水平显著提高,家用电器拥有量不断增加。

  随着江苏“富民优先”战略的实施,居民生活用电水平的逐年提高,带动空调等各类家用电器的用电需求高速增长。“十一五”末江苏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比重达到10.1%,比“十五”末提高了0.9个百分点。2011年1-5月份江苏居民用电量17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继续上升。

  信号五:新增用电报装容量结构更趋优化。

  近年来,江苏新增用电报装容量呈现“一增一减”态势。一方面,高耗能产业用电报装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报装量大幅上升。2008年以来,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申请报装容量年均增长率提升至120.4%,高于“十一五”年均增速23.4个百分点。江苏电子元件制造业申请报装容量年均增长率提升至48.7%,高于“十一五”年均增速24.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