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6月8日电 入夏以来,江苏用电量持续攀升,电力供需关系趋紧。然而江苏省电力公司刚刚完成的一项用电结构数据分析表明,在用电量高企的背后,江苏经济正呈现出发展转型、结构调轻、能耗降低、民生改善、前景更优等良好态势。似曾相识、看似相同的“电荒”一幕,在江苏却透露出了经济转型的五大信号。
信号一:现代服务业带动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江苏第三产业年均用电量增长16.2%,快于工业年均增速4.7个百分点;2011年1-5月份,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8.9%,又比工业用电增速快了5.4个百分点。“十一五”末,江苏第三产业用电比重比“十五”末提高了1.6个百分点,与第二产业用电量比重同口径下降1.9个百分点形成了鲜明对比。
信号二:以高新技术业为主的新兴工业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江苏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已成为江苏工业的引领力量。“十一五”期间,江苏电子电器及元器件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年均用电量分别增长22.2%、21.5%和19.2%,用电量远远领先于其他工业行业。2011年1-5月份,江苏高新技术设备制造业用电同比增长超过20%,远远超过同期传统工业的用电增速。
信号三: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逐年下降,高耗能工业用电增长趋缓。
“十一五”末,江苏工业用电比重比“十五”末80.8%的水平下降了1.8个百分点,2011年1-5月份继续下降到78.7%。与此同时,传统高耗能工业行业用电增长明显放缓,2011年1-5月份高耗能工业行业用电量增长9.3%,低于全省13.5%的工业增速水平约4.2个百分点。
信号四:居民生活用电水平显著提高,家用电器拥有量不断增加。
随着江苏“富民优先”战略的实施,居民生活用电水平的逐年提高,带动空调等各类家用电器的用电需求高速增长。“十一五”末江苏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比重达到10.1%,比“十五”末提高了0.9个百分点。2011年1-5月份江苏居民用电量17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继续上升。
信号五:新增用电报装容量结构更趋优化。
近年来,江苏新增用电报装容量呈现“一增一减”态势。一方面,高耗能产业用电报装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报装量大幅上升。2008年以来,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申请报装容量年均增长率提升至120.4%,高于“十一五”年均增速23.4个百分点。江苏电子元件制造业申请报装容量年均增长率提升至48.7%,高于“十一五”年均增速24.1个百分点。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