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近日华锐风电宣布其自主研制的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后,国内主要风电制造商金风科技、华仪电气等也加大6兆瓦风机的研发力度。除此之外,湘电股份的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目前也加快进入量产阶段。一时间,业界对于风机大型化的市场前景期待有加。
但分析人士指出,在风机大型化受制于应用领域狭窄、产业配套滞后、运行质量待考证等多重因素制约下,其市场前景存在一些变数。
海上风电市场容量有限
目前,国内制造商均将风电设备大型化的着力点锁定在单机容量5兆瓦或6兆瓦的机组上,且应用领域均瞄准海上风电。伴随着去年以来海上风电开发潮的升温,受困于陆地风电“价格”战困扰的设备制造商纷纷开始钻研海上风机技术,以图通过占据技术前沿开辟新战场,并占据先机。
据国内风电民企代表银河艾万迪斯公司的一位负责人介绍,从风电场投资成本上讲,海上风机大型化尽管会增加10%的机组采购成本,但却能节约15%以上设备维护成本,总投资成本会降低5%以上。而陆上风电场装大型风机则受制于运输条件制约,每台则至少增加5%的投资成本。他认为,从经济性上考虑,陆上风电机组并不需要风电机组大型化。
但该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风电设备大型化并非海上和陆地都适合发展。由于风电场安装机组数量的减少,设备维护投入人力和财力小,因此大容量风机更适合海上。另外,尽管大型化发展适合海上风电开发需求,但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未来5年国内海上风电的装机规模为500万千瓦左右,仅占全部装机的5%,其能撬动起的市场空间也很有限。
配套部件跟不上整机商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顾问周凤起曾指出,发展海上风机要警惕“陆地风机海洋化”,不能简单地将现有的陆上风机在单机容量上进行放大,而是须从最初的概念设计开始重新定制。这一现象在近年来国内的海上风电研发领域普遍存在,让业界对目前国内开发的海上风机运行质量存在很大疑虑。
随着企业纷纷追求风机大型化,比“陆地海洋化”更现实的问题摆在企业面前,那就是机组单机容量升级容易,却难逃叶片、电机和控制系统等零部件配套跟不上的制约。
上述企业人士告诉记者,以占机组成本比例最大的叶片为例,尽管目前国内很多厂商标榜其有能力生产直径百米以上的叶片,但事实上其批量产出的叶片直径最长只有70多米,国际上情况亦如此。而一台6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其叶片直径需要在110到120米之间,这中间的差距并非一朝一夕能弥补。“估计两年之内,国内难以找到批量生产110米以上叶片的厂商。即使有能力生产,但因需求有限,叶片供应商难以收回成本,从而不愿为整机商配套生产。”
国内大型叶片生产企业的一位负责人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公司目前仍以兆瓦级风机叶片生产为主,未来看好的是3兆瓦风电叶片市场前景,目前在以这一领域的产业布局为重心,是否投入6兆瓦叶片研发还需观望。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