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陈晟,很多投资商对内蒙古煤炭、天然气、风能等资源优势均耳熟能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内蒙古将煤炭、天然气、风能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国原煤产量第一大省区、全国跨省送电量第一大省区、全国第一个风电装机并网发电超过千万千瓦省区的“桂冠”引人注目,世界第一条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制油直接液化生产线、世界首套煤制烯烃装置、国内第一条煤间接液化生产线的“出世”屡创奇迹——自治区能源工业的“变速加档”不断地提升着内蒙古的经济力量,也当仁不让地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盘点过去,以煤炭、电力、天然气、风能等为代表的自治区能源工业可谓是在曲折艰难中逐渐发展壮大。以煤炭工业为例,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期、粗放型发展期和整顿治理期后,原煤产量由1949年的46万吨发展到2010年的近7.9亿吨,且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优化,奠定了自治区工业发展的基础。
电力工业同样如此,1949年内蒙古全境解放时,能够维持生产运行的电厂只有11座,装机总容量仅为1.48万千瓦。如今,自治区电力工业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10年发电量达到2600亿千瓦时,占全国比重达到6.1%;外送电量1059亿千瓦时,占全国跨省送电量的18%。
而天然气开发不过十几年,产量却已超过200亿立方米,占了全国21%的席位。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领跑全国,目前全区风电装机达1150.05万千瓦,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风电之都”。
能源工业对自治区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促进了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的形成。“十一五”期间,全区能源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700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23%,比“十五”净增5500亿元。能源与其它特色产业互为推动,促进了我区化工、冶金、多晶硅等优势产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等非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壮大,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延伸和多元,拉动了自治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这一重要的节点,自治区能源工业确立了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新型煤化工基地的目标,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打造指日可待。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