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要求避免建筑物外形片面追求“新、奇、特”。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建成后必须经建筑能效专项测评,凡达不到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同时,两部委还要求各地研究制定各类型公共建筑的能耗限额标准,并对公共建筑实行用能限额管理,对超限额用能的建筑,将采取增加用能成本或强制改造措施。
建筑最重要的是它的实用性,漂亮的外形则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但“花”得花钱来买,这就增加了造价。这样一想,再看这个通知,便理解财政部为什么掺和这事儿它得为公共建筑“埋单”。同样的预算下,过度向“新、奇、特”倾斜,可能就忽略了实用和安全,是“连垃圾都不如的定时炸弹”。专家说,有可以既“新、奇、特”又安全的方案,但前提是“砸钱”。这钱砸的都是纳税人的。除此之外,后期投入也可能被拉高,比如片面设计大幕墙,会导致空调能耗居高不下。
想漂亮并不是错,毕竟一个城市若都是火柴盒似的建筑,显得也忒乏味了点,但若“美不到点儿上”,落得个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花钱买来骂声一片,也真够闹心的。近些年,引起争议的建筑很多,从央视的“大裤衩”到成都“奢华”的“花瓣”结构行政中心,从奥运会场馆“鸟巢”到被称为“东方之冠”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都牵涉其中。
建筑从未如此吸引过公众的眼球,今年,众多建筑学家、文化学者在近十几年的建筑中选出了“中国十大丑陋建筑”,入选者大多是公共建筑。那次评选的标准是:建筑使用功能极不合理;与自然条件和周边环境极不协调;抄袭、模仿的下意识建筑;崇洋、仿古的怪胎;东西拼凑的大杂烩;生搬硬套的仿生丑态;拙劣的象征、隐喻;低俗的数字化变异体态;明知不可为而刻意张扬。当众多的非专业反对者以“丢脸”“魔幻现实主义宫殿”“外星人的住所”“灾难性”这样的词汇来形容“新、奇、特”建筑,并以“群魔乱舞”作为总概括时,“十大丑陋建筑”的评选标准,从相对专业的角度点出了这些建筑之伤。
既费钱又挨骂,但“标新立异”者还是前仆后继,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一再被忽略。但愿此通知能成为孙猴子头上的“紧箍儿”,你变化可以,但别出圈。至于圈子的边界在哪儿,回去看规定,别还不会基础的小法术,就想学孙猴子七十二变。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