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天然气拖累了中国的节能减排步伐。这种说法是否有理,我们暂且不去追究。去冬今春全国范围内出现的新一轮天然气供需紧张,再次暴露了国内天然气行业的一系列深层问题,投入不足、技术制约、管理落后,市场化程度严重滞后已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
业界试图探寻节能减排的天然气空间。作为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美国、加拿大等地页岩气已是重要的替代能源。我国于2009年在重庆市綦江县启动了中国首个页岩气资源勘查项目,这标志着继美国和加拿大之后,中国正式开始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同时,我国已在《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科技重大专项中专门设立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能源局正在抓紧组织编制页岩气专项发展规划。
页岩气:气壮山河方有时
不管承认与否,造成我国以煤为主的燃料结构的原因,关键是天然气工业未能得以发展。无论是天然气的产量,还是天然气的供应量,都未能如愿。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增加到2008年的670亿立方米/年,而欧洲同期消费量新增了2329亿立方米/年、美国新增了1014亿立方米/年、日本也新增了766亿立方米,连直到1986年才开始使用天然气的韩国也增加到了397亿立方米。
英国路透社4月20日报道称,中国一直在花费巨资从国际市场采购能源以求缓解经济发展对能源的渴求,但中国地下的能源蕴藏量之大可能超乎想象。美国能源信息署上月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页岩气资源,储藏量约达1.3万亿立方英尺。报道认为这也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对页岩气开采前景的信心。
最近5年,美国掀起的“页岩气革命”提升了本国能源自给能力,改变了世界天然气格局,激发了全球页岩气的开发浪潮。201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已经与中国的常规天然气产量持平――超过了1000亿立方米,页岩气探明储量已逾60万亿方。并且,过去的5年里,美国页岩气产量增长超过20倍,从2006年仅为其天然气总产量的1%,到2010年增长至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20%。依靠成熟的开发生产技术以及完善的管网设施,美国的页岩气成本仅仅略高于常规气,这使得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商业性开采的国家。并且在未来的10年里,美国不仅可以一改天然气大举进口的局面,实现全面的自给自足,还有望成为LNG出口国。
我国页岩气开发步伐加快
4月1日,中石油宣布,中国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顺利完井。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源,此前,国土资源部刚刚公布了中国5个重点目标区将进行非常规气开发的先导试验的消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会见荷兰皇家壳牌公司首席执行官时表示,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已设立,有关专项规划正在抓紧编制。
去年,中美两国签署了《美国国务院和中国国家能源局关于中美页岩气资源工作行动计划》,计划运用美方在开发非常规天然气方面的经验,就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资源评价、勘探开发技术及相关政策等方面开展合作,促进中国天然气资源的开发。
就在中美两国签订页岩气合作协定的同时,中石油也与英国壳牌公司开始了在四川共同探测页岩气的工程。国土资源部油气中心副主任张大伟则对媒体表示:页岩气资源开发计划第一步是首先开展全国性的页岩气地质调查,根据地质调查的结果,优选出50~80个有利目标区,进而提交20~30个页岩气勘探开发区。根据目标,到2020年,页岩气产量可达1万亿立方米,达到常规天然气产量的8%~12%。他说:“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刚刚起步,仍属空白,可以做好文章、做大文章。页岩气有望成为国内最具潜力的接续资源,未来可以改变中国能源供应格局。”
近日在郑州召开的“中国页岩气、煤层气研讨会”上,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会长胡文瑞说,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是常规天然气的5倍,达190万亿立方米,其中煤层气资源量37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三;页岩气资源量达100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6万亿立方米,与美国相当。
更让政府和投资者惊喜的是,这些非常规天然气在中部和东部地区有广泛分布,距离目标消费市场近,不必像煤炭和石油一样需经长途运输才能由西部产区到达东部销区。
鸡肋变牛排:开放市场才是解决之道
尽管储量令人兴奋,但是非常规油气的开采盛宴并不能马上开席。我国1996年出台的《矿产资源法》第十六条规定,开采石油、天然气、放射性矿产等特定矿种的,可以由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并颁发采矿许可证。目前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联煤等拥有许可证。
有专家提出,页岩气的开采不能重走煤层气的老路。按照“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国内煤层气产量为100亿立方米,而2010年实际产量仅为十几亿立方米。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国家对于煤层气发展给予了相当的优惠政策。但我国煤层气开发大为滞后,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体制和利益分配问题没有解决好。
能源专家韩晓平说,仅依靠几个央企的努力不可能实现我国天然气的大发展,更不能保障天然气供气安全。要避免今后周期性地发生燃气供应短缺以致影响民生与社会和谐,必须立足于国内资源,坚持改革,引入技术,实现竞争,全面开放天然气上、中、下游市场,让天然气在能源安全和节能减排中发挥更大作用。美国发现大量页岩气资源,并发明一系列可以降低页岩气开采成本的关键技术,使天然气的资源量大幅度增加,开采成本直线下降,而这些资源和技术并非大企业投资发现和研发的,而是由大量中小企业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创造的,最后大企业以较高的估值收购这些中小企业资源、技术和股权,从而形成有效的市场资源配置关系。
在能源专家眼中,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应该谋求多方力量。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会长胡文瑞也认为,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方式应该是由小公司决策,之后国际各大石油公司通过直接收购、合作等方式介入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
在近日召开的2011年中国能源投资论坛上,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抗表示,“十二五”期间应该给予中小企业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促进页岩气产业形成蓬勃的发展局面。张抗认为,技术的发展就是后发优势,后来者可以通过借鉴先行者的经验,用更快的速度,取得更快的增长。虽然美国人说,中国的页岩气不少于美国,并且我们也是这么估计,但是我们仍然要在技术上、在方法上、在政策上吸取别人的经验。虽然我们有优势,但是也必须注意到中国客观环境的不足。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我们期望给中小企业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让页岩气产业形成一个蓬蓬勃勃的发展局面。此外,我们应该尽快形成一个天然气管网的准入机制。不但有管,而且要形成网,让各地的页岩气都可以发展,解决页岩气开采后的储备运输问题。
张大伟认为,政府应采取加大投入,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减免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免征关键设备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关税;对开采给予定额补贴;对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给以优惠等措施。他表示,国土资源部的思路是逐步放开页岩气矿业权,鼓励多种资本投入。投资主体不仅局限于国有石油企业,有海外油气勘探经验的企业、有实力的其他企业均可进入页岩气开发领域。
美国天然气价格低廉与市场高度开放直接相关。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到2004年全美有超过8000家企业从事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其中有家庭作坊,也有全球大企业,不仅包括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美国企业,也包括壳牌、BP等非美石油公司。其中那些不属于大集团的独立公司钻探了85%的气井,并直接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美国前十大天然气公司中只有英国石油、大陆菲利普、雪佛龙和埃克森美孚是以石油为主的公司,其他6家都是专注天然气或主要以天然气为主营业务的公司。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目前已经在探索相关的配套政策改革。2010年12月,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获得资源改革转型“先行先试”权。此前,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发文,新增中石油、中石化、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获得煤层气对外合作专营权,打破了中联煤的独家垄断。
另据国土资源部相关人士透露,2011年参与页岩气区块招标的企业中不仅有国有石油公司,还将新增中化集团公司、新疆广汇集团等企业,这也是民营资本首此获得“入场券”。
各方人士期待,未来国家能在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的开采和利用方面打破对资源的封闭和限制。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