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绿色不是保尔森的石油逻辑,其意在“美钞之绿”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14/2011 08:44:45   来源:南方都市报

  最近10天,美国前财长、高盛集团前主席兼CEO保尔森中国之行还是很热闹的。表面看起来他的中国之行并不十分“财经”,而被舆论恭称为绿色之行。他在中国演讲的题目叫《全球能源瓶颈与可持续发展》看上去的确绿得不行。但人们不能忘了这位财经界的高手是美国次贷危机时宽松货币政策最主要的制定者。而他当财长之前曾经领导过的高盛,在新世纪以来借口中国需求和印度购买,推动全球石油上涨大获其利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想起这些并不算久的陈年往事,保尔森的绿色愿景是相当可疑的。

  他在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倾向明显地为石油下了两个结论———第一,石油是有钱人用的,是稀缺资源;第二,劝说中国政府停止对石油进行补贴。

  第一个结论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因此解释说要求欠发达国家减少石油使用并不涉及到公平,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能源问题上已经错了,欠发达国家不能再错。这真是越描越黑,他大概更想说石油问题上,不是谁都可以像美国那样犯错的!因为美国是那样的有钱。

  即使从石油稀缺这个众所周知事实来看,大约也得不出稀缺资源只能是有钱人才可以犯错的逻辑。因为石油不仅稀缺,还会一朝用完。虽然不同机构和学者对何时达到石油峰值说法不一,时间长短也不一。有说马上就到的,也有说要到2030年后的。但石油峰值理论也一直受到挑战,最新的挑战是英国石油公司2009年公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年鉴》认为它们统计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足够的已探明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储备,能够满足全球未来几十年的需求。

  而且在比较正常的情况下,全球的石油供应和需求基本是稳定的。石油生产的增长甚至大于石油需求的增长。仅从供应和需求的关系来说,目前高油价时代并不完全反映石油的市场供需的情况。

  保尔森中国之行期间,他积极评价中国发改委上调成品油最高零售价。并且给出一个假设“中国如果能减少对于石油价格的补贴,更加依赖市场机制,也将更好实现‘十二五计划’的目标。”这看似为中国政府的政策说好话,本来的心思却未必如此。

  简单地看国际原油涨价而中国涨成品油的价格,好像是符合一般市场逻辑的。但这个逻辑太线性了,忘记了成品油的生产和销售是一连串的事儿。它的价格是要追踪到原油那里,但在中国成品油的价格要是追踪到原油那里,价格计算就要细化。否则只以成本上升导致终端价格上涨为简单假设前提,这是消费者在单独承担价格向上的负担。

  在国内,石油行业是三家央企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控制的,都是上下游一体化的巨无霸。它有零售的加油站,也有生产成品油的炼厂,但它们在国内、国外更有平原、海上和沙漠里的油田。若是成品油的生产和销售根据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而上涨了,那么它们的油田因此上涨而获得的高溢价,该如何面对呢?中国政府并未征收资源暴利税,要说政府补贴,成品油简单地涨价才是一种对企业的补贴行为。

  更何况从中国经济的整个形势来看,自去年以来中国的C PI一直在高位运转,通货膨胀的压力巨大,宏观调控到了紧要关头。而成品油加价是上游加价,势必会传导到诸多用油的产业,有倍增效果。比如最近被暂时管住的日用品涨价,其成本就对成品油十分敏感。假如成品油价涨了,再想控制日用品价格,就困难了。何况此刻加价的时机也很差,对即将展开的农业耕种有相当不利的影响。农业生产只有耕种和收获两个环节需要大量用油,这个对农业生产的涨价因素,会直接影响CPI。

  尽管有人会说,成品油加价前央行已经加息了。用加息抑制通货膨胀那是比成品油的价格波动更有效、直接而且合理得多。这个理由看上去非常符合货币经济学原理———一切通货膨胀都是货币现象的分析。但这不是中国经济生活的实际。尽管一切通货膨胀都可以归纳为货币现象,但就我们习惯的各种价格管理方式强调行政管制而言,这一现象背后还有更为复杂的事情。

  因为主导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力量是美元。石油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有一个别名,就叫“石油美元”。国际原油价格趋势和美元趋势,自新世纪以来一直是呈负相关性的——— 即美元涨、石油跌,石油涨、美元跌。这只需打开历年美元走势和石油期货走势的两种K线图,就能发现。而美元的贬值决定于美国多印钞票。美国宽松货币政策一天不改变,国际石油上涨的趋势就不会改变。而保尔森无论作为美国前财长,还是作为高盛的前主席,对此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这个角度说他的中国之行是绿色之行也不错,但却非植物之绿,而是美钞之绿莹莹。而这样绿莹莹的愿景,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是新能源,而是要用中国消费者的辛苦钱,来消化美元超发带来的货币贬值。这才是保尔森的真实心声,暗地里期望中国政府以行政手段造成输入型的通货膨胀。(作者系独立财经观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