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投资高 汉缆股份中标国网项目与"超导"无关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31/2011 17:04:01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于南
3月30日,沉寂许久的汉缆股份火了,开盘不久便封死涨停的原因在于它手持“超导”的票搭上了“特高压”的车。
的确,从“特高压输电工程被列入‘十二五’规划”,到“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会议上特别指出大力发展特高压,发展智能电网”,舆论、市场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已从新回到峰值。
以至于,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一次内部电视电话会议中都贴切地描绘道,“特高压、智能电网建设全面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
如今,由国家电网公司于2009年提出的“坚强智能电网”被分拆为“特高压”和“智能电网”两个概念,分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成为我国未来5年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位接近国家电网的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电网建设中的“超导”应用目前还只停留在实验室中,而项目招标也不包含“超导”材料。与此同时,恰是针对这项势在必行,且国家将斥资逾5000亿元在“十二五”期间投建的浩大工程,从其诞生之日起质疑声便不绝于耳。甚至,其中的孰是孰至今都尚难定论。
汉缆股份分食电网蛋糕可期
回过头来看搭上“特高压”车的汉缆股份,其股价的绝佳表现受惠于一份重大合同中标的公告。根据这份公告,汉缆股份为“国家电网公司集中规模招标采购2011年第一批”项目的中标单位。中标内容包括:电缆及附件中标17个包,电缆中标总数量170.158公里、附件中标总数量396套,钢芯铝绞线1个包中标共计800吨,中标总价为1.61亿元。
但事实上,汉缆股份真正被市场认可的原因还在于“汉缆股份未来在电网建设中继续获利可期”以及手中的那张“超导”王牌。毕竟,区区1.6亿元的中标价相对于特高压输电工程,乃至未来浩大的智能电网投资来说实在只是九牛一毛。
汉缆股份网站公开资料显示,公司是国家电网220kV超高压电缆最大的供应商。重大合同中标公告也称,国家电网“近三年与公司发生类似业务多次”。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汉缆股份证券办相关人士介绍,“我们会参与每一次国家电网的招标活动。”
此外,所谓高温超导输电电缆,其与相同直径的常规电缆相比,输电能力要大3-5倍。然而,针对“超导”,一位接近国家电网的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电网建设中的“超导”应用目前还只停留在试验阶段,而项目招标也不包含“超导”材料。
对此,汉缆股份证券办相关人士以董秘外出为由拒绝回答上述问题。
智能电网投资两倍于高铁
理顺特高压、智能电网以及坚强智能电网间的关系,不论对关心国家建设的人们,亦或是投资者而言都十分必要。
早在2009年,刘振亚首度提出“坚强智能电网”时便已明确指出,“特高压为发展智能电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
这一发展思路就为人们阐述了“特高压”与“智能电网”间的关系,暨特高压是建设智能电网的基础。也可以理解为特高压仅仅是建设智能电网的第一步,而全面实现智能化则为第二步。
为实现第一步,“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三纵三横”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11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投资5000亿元。但为实现“坚强智能电网”的最终目标,有行业分析师预计2009-2020年我国智能电网投资将达到4.3万亿元,年均3583亿元。
4.3万亿元究竟有多巨大?不如用同样是国家意志的高铁做一比较。
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高铁总里程将达到1.6万公里,以每公里造价1.14亿元计算,1.6万公里的高铁建设投资总额将达1.8万亿元。那么,相较高铁建设不足2万亿元的总投资,智能电网逾4万亿元的总投资显然有过之而无不及。
巨大的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带动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IBM公司也曾发布报告认为,“由于很少或完全未使用智能设备来平衡负载并监控电力,全球每年损失的电力足够印度、德国和加拿大使用。此外,每投资100亿美元建设智能电网,便可创造23.9万个就业岗位。”
质疑声不断
“在以坚强智能电网为终极目标的投建过程中,其实智能化投资部分仅占11.1%左右(年均398亿元),其余主要投向特高压建设中”,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而针对电网建设的质疑也主要集中在特高压这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的投资特别巨大,我们究竟有没有必要花这么多的钱,建造一个可能用不上的电网?或者在一些偏远的,用电量不大的地区,有没有别的方式可以取代建设电网?比如利用储能技术,再比如单独建设区域性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场。”上述人士向记者介绍。
一位来自于某主营为储能技术研发的上市公司人士就向记者介绍,“虽然目前储能(电池)还只能做到电力输出调值(规避新能源领域电力输出不稳定等情况),起到电网的功能补充作用。但如果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并不能完全排除储能技术很快便可以实现为偏远地区供电的可能性(以电池为载体为偏远地区输送电力),这也将有效减少电网投入。”
不过,对此,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储能技术突破瓶颈还只是一个远景。针对一些偏远地区没有必要建设电网的情况,国家电网也一定会考虑到。不过在一些地区单独建设风力、太阳能发电场甚至利用潮汐发电等手段都是可行的。”
“特高压及智能电网将有效优化我国能源结构,解决新能源发电不稳定、传输耗损以及降低煤炭主产区输煤输电比例的作用显而易见。目前这些针对特高压、智能电网的质疑声也都难有数据佐证,且只是一种推测。但作为一项投资如此庞大的工程,相关部门的确应该提供一些具体数据参考,让纳税人放心,他们的钱没有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