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强震“震动”了其自身的能源链条,多家炼油厂暂时关闭,造成日原油加工能力减少120万桶,约相当于日本总炼油产能的1/4,影响到汽柴油供应并出现局部“油荒”。由于核电占日本总发电量的35%以上,受地震对电力设施破坏及核电站泄漏影响,电力供应严重短缺。与此同时,地震对能源行业的影响从日本国内蔓延到国际市场,恐慌造成化工市场异常波动,国际油价剧烈震荡、先抑后扬。总之,日本地震正值世界新一轮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油价高位震荡之时,无疑引发了全球对能源安全的再次思考。
核能安全性是日本强震的“次生”话题。此次核电站泄漏后,包括日本在内的多个国家出现“反核”游行,世界核电工业的命运让人担忧。其实,无论在日本还是欧美主要国家的能源战略中,核电均占不小份额。资料显示,美国的核电占其全部发电量的1/5以上,欧盟核电目前已占到电力生产的35%左右,而法国的核电量比例高达75%。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透露,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有400多座,在建核电机组55座,核电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4%。由此可以看出,核电已经成为全球能源结构的重要支撑,不太可能轻易被“抛弃”。
“奥巴马政府仍会将发展核能作为美国新能源计划的一部分。”针对日本核泄漏能否阻碍核能利用进程,白宫发言人近日明确表示。美国政府这一表态与其始终坚持将发展核能作为解决长期能源供应重要手段的政策相吻合。作为能源进口大国的日本,一直致力于发展核电这一“国产化”能源并取得重要成果,因此尝到核能“好处”的日本应该不会因本次事件而中止核能利用步伐。最可能的选择是,日本将更加谨慎地、以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向前推动核电,并将核能安全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日本核泄漏无疑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核电工业发展是一次警示和启示。“首先,除了设计、建设和运行安全之外,核电还需要考虑如果在万一情况下,如何把损失最小化;其次,要加强对公众核能安全知识的普及。”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
为弥补核电站受损造成的电力供应缺口,日本正寻求通过石油发电暂时代替核能发电。分析师指出,这必然触发国际油市的敏感神经。按照地震之前的分析,今年日本的石油需求量下降的幅度将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日需求量降幅将创下1980年以来的最低位。但是,地震改变了这一切。德意志银行一名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表示,若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地震前预测的1.6%,那么电力行业的石油需求增加将带动日本年石油需求量增长0.9%,合每天增加40万桶左右。这将使日本的石油消费量重返2008年的水平。
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日本的石油需求变动必然影响世界石油供需,并最终显现到国际油价上。在过去一个月中,中东和北非变局导致油价每桶飙升15美元,并且仍处在红色警戒水平线上。换句话说,日本地震引发的石油供需变化可能使本已高位震荡的国际油价雪上加霜。这对正在复苏中的全球经济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痊愈”的中国石油企业来说,前进的路上将充满更多挑战。
其实,国际油价暴涨暴跌现象近年来并不少见。今年年初,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会引发诸多风险,造成油气新设备的投资或维护停滞,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有关专家也指出,国际油价剧烈震荡必然衍生一系列问题,如石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受到影响、跨国能源合作变数增多,以及“走出去”难度和风险剧增等。可以预计,世界各国在围绕能源竞争更趋激烈的同时,也将变得更加复杂,特别是在当前以利比亚战争为代表的地缘政治冲突的推动下更是如此。
日本地震是国际能源市场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不仅“震动”了石油化工等市场,而且引发各方关于能源安全政策和思维的新变化。比如,新能源产业可能因此而实现快速的突破。时下,即使新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总体偏低,但很多国家已将它看做是能源安全的新兴战略之一。
地震促进我们对能源安全和政策进行反思,应是一件好事。我们也应看到,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不能缺少“抓手”,无论这个“抓手”是核能,还是其他能源。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