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强化水务一体化管理, 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阐述了我国水务一体化管理发展的状况, 指出水务一体化管理是一种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先进管理模式。介绍了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的基本情况、功能定位及水务发展目标, 并在分析该镇水务建设成就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对妙峰山镇水务一体化建设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并建议妙峰山镇水务一体化建设应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管理等4 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 水务一体化; 水资源; 妙峰山镇
中图分类号:TV213.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84(2010)11-0038-03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水资源紧缺、水灾害加剧、水污染恶化的趋势愈演愈烈, 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 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水务一体化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 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1,2] 。从国际水资源的管理体制上看, 水务一体化管理是发展趋势, 是国际水管理的潮流, 已被证实是一种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先进管理模式[3] 。
我国在水务一体化管理方面起步较晚, 但全国上下都十分重视。水利部办公厅2003 年3 月19 日发布的《关于印发(2003年水资源工作要点) 的通知》中首次出现了“水务一体化”的提法。2005年2月27日, 水利部下发的《水利部关于印发(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 的通知》首次以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形式概括出水务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北京市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文件精神, 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建立本市农村水务建设与管理新机制的意见》, 明确提出了建立农村水务建设与管理新机制的意见, 为北京市农村水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资金和机制的有力保障[4] 。
1 妙峰山镇基本情况
妙峰山镇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境东北部, 地处燕山山脉的浅山区, 位于妙峰山、九龙山之间, 南北狭长, 地势北高南低。妙峰山镇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多年平均降雨量582 mm, 受山地地形及季风气候影响, 降雨量年际差值大, 丰水年份超过770 mm, 枯水年份不足280 mm; 全年各月、季降水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6、7 、8、9月) 4个月。妙峰山镇既是气候过渡带, 又是地貌过渡带, 气候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都比较强烈, 灾害性天气比较多, 洪涝旱灾、雹灾时常发生。
妙峰山镇旅游资源丰富, 类型多样, 包括自然风景资源、观光农业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等, 是门头沟区乃至北京市观光农业与民俗文化旅游特区。全镇的优势资源是特色林果, 其中樱桃和京白梨是北京市“唯一性”农产品。
《门头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妙峰山镇划为门城新城辐射区范围。门城新城辐射区主要发展方向是强化生态治理, 加快城镇发展, 建设宜居家园, 重点发展都市工业、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和特色种养产业。
2 妙峰山镇水务建设成就及存在问题
2. 1 水务建设成就
长期以来, 妙峰山镇开展了大规模水务基础设施建设, 为保障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 1. 1 初步建成防洪排涝工程体系
妙峰山镇通过修建防洪墙、排水沟及拦蓄工程等, 初步建成防洪排涝工程体系, 使妙峰山镇具备了防御中等洪水的能力, 遇较大洪水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大大减少, 这为妙峰山镇经济建设提供了安全的水环境。
2. 1. 2 基本形成供水体系
目前妙峰山镇内各村均由自备井供水, 每个村中有1-2眼井, 大部分村基本能够满足居民正常用水要求。并建有陇驾庄水厂, 解决集中供水。镇内现有蓄水工程包括塘坝26个, 拦水坝3 座, 水库2 座。
2. 1. 3 形成较好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 通过整修梯田、营造水保林、经济林、封禁治理、钢丝石笼、防护墙、生物护坡、生态沟道、绿化、生物通道、固体垃圾处理设施等一系列的措施, 基本形成了较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
2. 1. 4 提高水务管理能力, 水务事业日益壮大
妙峰山镇为实现全镇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建设妙峰山镇水务站, 理顺了水资源管理体制, 为水务一体化建设创造了条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供水服务体系, 系统的水务政策法规体系和科技发展与人才队伍体系, 水务队伍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水务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现每村都配有管水员, 负责按时完成农村水务建设管理基础数据测量、调查、汇总、入机、成册工作。
2. 2 水务建设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建设, 妙峰山镇水务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但随着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妙峰山镇水务建设任务仍然很重, 主要问题如下。
2. 2. 1 水资源不足, 没有得到优化配置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各行业的需水量将不断增加。然而, 永定河的水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妙峰山镇雨洪调蓄能力很有限, 致使大部分地表水白白流走, 造成该地区地表水资源匮乏; 地下水水源也存在着连年超采的紧张局面。水资源紧缺将成为未来妙峰山镇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2. 2. 2 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偏低
妙峰山镇防洪工程的防洪标准低, 仅为5-10 年一遇; 全镇缺乏系统的防洪工程, 只有局部的防洪设施。洪水安全问题对人民生活及社会发展造成威胁。如苇甸沟岭角、上苇甸、炭厂村, 樱桃沟涧沟和樱桃沟村等已建设的拦蓄工程, 包括坡改梯、扶唇垒堰、护岸工程等的小流域治理工程, 这些现有工程零星分布, 尚未形成防洪系统, 防洪作用有限。
2. 2. 3 村镇安全饮水问题依然存在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 全镇居民饮水水源主要依靠浅层地下水、河水和少量泉水, 若遇连续干旱, 就会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直到20 世纪80 年代后, 才在国家的支持下逐步解决了饮水问题。现在全镇居民饮用自来水, 水源为深层地下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 20 世纪80 年建设的供水系统及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现有的需要。现有自来水供水系统已运行20- 30年, 管道老化严重, 蓄水池多已损坏, 普遍存在滴、冒、漏现象,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 现有管理方式落后, 缺乏水质、水量的动态变化监测。
2. 2. 4 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
由于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 肆意排倒的污水部分渗入地下, 部分流入永定河河道, 对天然水体造成污染, 影响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因此, 妙峰山镇水环境治理任务还很艰巨。
2. 2. 5 节水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 妙峰山镇部分家庭生活用水未实行一户一表制度,家庭使用节水龙头的比例还非常小; 农田还没有完全实现节水灌溉; 镇域内雨洪利用、再生水利用工程规模较小。
2. 2. 6 水务现代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大大提高了水务现代化管理水平, 但目前水利基础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尚需补充和完善,基础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有较大困难, 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有待于建立。
2. 2. 7 水务管理队伍有待进一步充实
在体制建设方面, 目前各流域水务站尚未成立, 村级水务管理刚刚起步。在管理方面, 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管理费用不足, 管理手段和技术落后, 管理人员知识更新慢, 业务素质及技术水平需进一步加强。
3 妙峰山镇水务一体化的内涵
水务一体化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依托, 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物质建设与改造水务基础设施, 以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基础, 全面调控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保障经济与社会、人口、环境协调发展, 从传统的工程水利向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动态过程。
妙峰山镇水务一体化内涵是: 以防洪减灾为重点,水源与供水网络建设为主体, 优化全镇水资源配置, 确保水安全和持续供给, 改善水环境,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 建立人水协调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 以供水为中心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 优美舒适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统一高效的水务管理体系, 并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实现全镇洪旱无恙、供水安全、饮水清洁和水域环境园林化[5] 。
4 妙峰山镇水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妙峰山镇水务一体化规划要紧密围绕首都西部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 以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生态水环境建设和创建国家生态区为目标, 积极推进水务建设,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水务一体化建设主要从以下4 个方面展开。
4. 1 水安全
按照“防洪保安全, 农业保丰收”的要求, 全面提高农业设施的抗灾害能力, 做到挡得住、排得快、灌得上、降得下, 保障工农业生产的安全。
4. 2 水资源
以保证村镇供水安全为第一任务, 优先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大力推广节水型农业, 走资源节约型道路, 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水分产出率, 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 推广使用再生水、拦截储蓄雨洪水, 多方开源、统筹水务。
4. 3 水生态
妙峰山镇水务规划必须建立在优美、洁净的水环境的基础上, 必须把改善水环境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通过截流治污系列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使农村水利工程不仅具有灌溉排水功能, 还需具有调节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要重视水系及河岸的整治和绿化, 保护水质, 形成良好的河流景观和滨水环境。促进妙峰山镇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和特色种养业的全面发展。
4. 4 水管理
建立完善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 明确水务一体化管理内涵, 在改革中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加快水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推行节水管理, 优化水环境管理, 制定与完善水务政策法规, 建立高效统一的水管理体系。
5 结语
水务一体化建设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加强了水行政执法工作[ 6] 。目前, 妙峰山镇正处于“十一五”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妙峰山镇水务规划应紧密结合镇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现状, 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 综合提高水资源的保障能力, 坚持节水为先、治污为本,保障安全供水、安全迎汛, 科学管理雨洪, 发展循环水务, 为妙峰山镇乃至门头沟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化, 卢勇池. 浅谈如何加强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J] . 科技信息, 2008, (31) : 332.
[2] 陈莉.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 . 今日科苑, 2009, (14) : 81.
[3] 戚一秦. 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分析[J] .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9) : 37- 38.
[4] 毕小刚, 杨进怀, 王志丹, 等. 北京市农村水务投入政策与运行管理机制[ J ] . 中国水利, 2008, (1) : 41- 42.
[5] 深圳市水务局, 长江可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深圳市水务现代化规划纲要[M] .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2.
[ 6] 张春华. 关于对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思考[ J ] .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 14(9) : 722.
作者简介: 杨林林(1980-) , 女, 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 灌溉排水理论与新技术。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