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讯 据上海证券报3月7日电 5日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出现了一些新提法、新亮点,其中提出的一些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更是引发市场强烈关注。
具体来看,节能减排方面的约束性指标有6个:分别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3.1个百分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30%,还有新增约束性指标森林蓄积量。有关专家认为,节能减排方面约束性指标的增加,体现了国家实现绿色发展的决心。
约束性指标之一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是新增约束性指标。对此,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陈迎认为,该指标的提出是一个进步,证明了国家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决心。
目前,电厂燃煤发电仍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曹培玺建议,必须通过节能改造和创新技术使燃煤机组更加“绿色”。
他说,华能等五大发电集团煤电机组供电煤耗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约为320克/千瓦时,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克/千瓦时,如果全国降至这个水平,每年可节约4000万吨标准煤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亿吨以上。业内人士指出,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通过多种政策来推进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其中包括碳交易市场的建立。目前,《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活动管理办法(暂行)》已经完成文字工作,进入征求意见和履行报批手续阶段。
约束性指标之二 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将进一步细化。其中,除了继续要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8%外,还新增要求氨氮和氮氧化物分别减排10%的指标。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减排工作将从单一污染物控制转向多元污染物控制。过去的五年中,污染物减排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仍在继续。氨氮和氮氧化物的高排放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减排效果。
近年的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显示,地表水中的氨氮已经逐步成为最主要的污染项目,已超过化学需氧量成为影响地表水环境质量的首要指标。这种情况也同样存在于大气污染治理中。卫星监测发现,2006年后我国上空的二氧化硫开始急剧下降,降幅大约在20%,但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却在增加。结果酸雨和灰霾现象并没有减轻,一些地区反而变得更加严重。
随着新增指标的确立和细化,氨氮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大户将受到更多规范,环保水平差的企业面临出局风险。目前,氨氮排放量居前几位的行业分别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居前几位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约束性指标之三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作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12个约束性指标之一,意味着未来五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能源局局张国宝表示,我国能源战略就是要“在增加清洁能源比重的同时,要大力推行节能减排。”
张国宝说,“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这就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他指出,能源管理部门测算认为,到2015年末应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左右。而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2亿吨标准煤,2015年若控制在40亿吨标煤,意味着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速度为4.24%,相较于7%的GDP增速目标,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