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世界性的能源命题,中国人和中国企业正在以自己的智慧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可行的答案。
近日,中国能源研究会公布: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5亿吨标准煤,不仅超过了美国,排在世界第一位,而且单位能耗居高不下。就在去年7月,国际能源署公布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的时候,国家能源局官员还出面澄清,称其计算方法有误,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仍排在美国之后。然而时隔几个月,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给予证实: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专家预计,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下,刚性需求不仅推动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而且未来中国能源供应瓶颈将难以避免。
全球能源困局
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近期,肇因于埃及的政局动荡在北非和中东国家形成了“骨牌效应”,特别受非洲第一石油大国利比亚局势的影响,国际油价近日出现了直线式拉升,纽约市场4月合约在10天内飙升了16%,一度冲破100美元/桶的关口,英国布伦特原油更是摸高至120美元/桶的高位。人们惊奇地发现,“第四次石油危机”已利剑在弦。
BP能源预测显示,到2030年,世界能源需求在现有的基础上,仍将上升45%,相当于在现有世界能源消费水平上增加两个美国的消费量。
但依据目前化石能源的开采水平和新能源的发展速度,未来20年的能源消耗不仅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而且能源供应能否具有可持续性、能源价格能否在人们的承受范围之内都存在着重大的不确定性。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化石能源仍在能源结构中占有绝对优势,如果未出现重大的能源创新,不改变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那么未来几十年,无论是能源供应水平,还是碳排放压力,都可能超出人们的承受底线。
环保专家警示说,化石能源消耗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将会使极地冰川大量融化,未来几十年内,人们站在北京的香山上看到大海并非耸人听闻,而纽约、上海等城市也可能将不复存在,2012那可怕的玛雅预言似乎言犹在耳。
由于全球变暖加快北极冰雪消融,包括俄罗斯和美国在内的多个大国都盯上了北极潜在的能源宝藏,纷纷采取行动以宣示主权。美国及俄罗斯的有关专家日前撰文指出,随着各方矛盾激发,北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地区”,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极有可能在为争夺北极的资源而爆发”。
中国智慧如何破局
为了摆脱能源困局,国际社会做出了各种努力,全球各大主要经济体在金融危机后,针对国际能源紧张的状况纷纷出台政策和规划。欧洲“2020战略”中将在未来十年着重发展“低碳经济”;美国将“智能电网”作为其国家战略中的核心部分。欧盟不仅提出在2014年之前建成欧洲单一的能源市场,而且将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调整为20%。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近期的国情咨文中表示,2015年要见到逾百万辆电动汽车行驶在公路上,到2035年,美国的电力将有80%由可再生能源提供。
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形势有别于美国、欧洲,大规模可开发的风能、太阳能和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储藏地和需求中心的物理距离,动辄上千公里较为遥远,因此,中国必须因地制宜的制定国家能源战略和规划。
为了满足未来的能源供应,需要技术突破的同时,要加强体制创新。美国领跑过去几十年全球发展的事实说明,只有在改变体制,才能创造出经济奇迹。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